滤泡性淋巴瘤(FL)是一类较为常见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生率居非霍奇金淋巴瘤第二位。来源于淋巴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
滤泡性淋巴瘤(FL)是一类较为常见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生率居非霍奇金淋巴瘤第二位。来源于淋巴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
在西方国家约占NHL的22%。在中国占NHL的2.5% ~ 6.6%。普通型滤泡性淋巴瘤包括原位滤泡肿瘤、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以及睾丸滤泡性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弥漫亚型)。
一、定义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 DFL)是世界卫生组织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新提出的FL的一种罕见的特殊亚型,具有其独特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
DFL最常影响中年人,男女比例相等,主要发生于十二指肠降段,但也可能累及远端小肠。
二、发病机制
主要有两种学说,一种学说认为D-FL属于FL疾病谱,是处于非常早期的FL,类似于原位滤泡性淋巴瘤。另一种学说认为D-FL发病机制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类似,即与HP感染及慢性炎症相关。
三、临床表现
D-FL患者临床表现常无明显症状或仅有非特异性上消化道症状,内镜检查病变多呈结节状或息肉样,单发或多发,结节或息肉直径多为1 ~ 5 mm,好发于十二指肠,尤其是十二指肠降部。
四、病理
病变局限于肠壁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无肌层受累,无胃肠外其他脏器、淋巴结受累。镜下为界限清晰的淋巴滤泡结构,滤泡生发中心扩大,滤泡无极性,套区变薄,肿瘤性滤泡几乎完全由形态一致的中心细胞构成,仅有少量的中心母细胞,呈低级别(Ⅰ-Ⅱ级)滤泡性淋巴瘤形态。
细胞单一,主要为中心细胞,少数中心母细胞和巨噬细胞
五、免疫组化
肿瘤细胞均表达CD19、CD20和Bcl-2,所有滤泡中心细胞均表达CD10和Bcl-6。
CD10阳性
BCL6阳性
CD21显示滤泡树突网在滤泡边缘浓染
BCL2阳性
DFL不表达CD5、CD43、 Mum-1 、Cyclin-D1、Blimp-1和T细胞标记物,显示低Ki-67增殖指数。不同于普通型FL,CD27阳性和AID阴性组合表达。
FDC网的染色模式分为结节模式(生发中心> 30% FDC阳性)或十二指肠模式(<5% FDC阳性,阳性主要位于滤泡周围),DFL的FDC标记(CD21,CD23或CD35)一般显示出“十二指肠模式”,表现为FDC网状结构在滤泡边缘形成了浓缩染色,但中心区域不着色或弱着色。生发中心的FDC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有利于肿瘤细胞的生长,而缺乏FDC与肿瘤细胞的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有助于解释DFL的惰性生物学行为。
遗传学上常有t(14;18)(q32;q21)易位。
六、鉴别诊断
① 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反应性增生的淋巴滤泡为不同转化阶段的淋巴滤泡(异质性淋巴滤泡)共存,通常为大小不等具有生发中心的滤泡,滤泡有极性,见“星空”现象,套区完整,并保留了完整的FDC网状结构,次级滤泡生发中心Bcl-6和CD10阳性,Bcl-2阴性。
② FL累及胃肠道: 常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也可能累及骨髓。当其分级为1~2级时,与DFL非常相似,但是与DFL相比,结内FL的生发中心CD21的染色模式更为弥漫呈“结节模式”,而DFL显示出“十二指肠模式”,普通型FL累及胃肠道时浸润常深达肌层或全层,并且常常伴腹腔淋巴结及其它部位淋巴结的肿大。因此在诊断DFL之前,需行全面的临床、实验室、内镜和影像学检查以排除系统性FL累及胃肠道是至关重要的。
③ MALT淋巴瘤: MALT淋巴瘤在胃中比小肠更常见。它由核形略不规则的小淋巴细胞、中心样细胞、单核样B细胞、浆样细胞和少数中心母细胞/免疫母细胞组成,并且反应性生发中心很常见。CD5、CD10和Bcl-6通常是阴性的,一些淋巴瘤细胞可以异常表达CD43。
④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通常与淋巴结肿大或脾肿大相关,当表现为明显的淋巴细胞增多时,肿瘤性的淋巴细胞可以累及全身,包括胃肠道系统,镜下表现为染色质浓聚的小B淋巴细胞浸润。CD5和CD23通常是阳性的,但CD10或Bcl-6阴性,此外,淋巴增强-结合因子1(LEF1)在CLL/SLL中几乎总是阳性可用于鉴别诊断。
⑤套细胞淋巴瘤:有时可累及胃肠道并表现为息肉状,浸润常呈结节状,可累及黏膜固有层,形态单一的小淋巴细胞呈中心细胞样,通常在腺体之间浸润性生长。CD20和CD5阳性,最终确诊依赖于CyclinD1及SOX11的阳性。
七、预后
DFL通常是局限性低级别病变,与普通FL不同,大多数DFL患者即使未经治疗也具有良好的预后,5年生存率可达100%。鉴于其惰性临床过程,对大多数患者来说,观察和等待是合理的选择。进展为淋巴结内病变的风险很低(<10%),少数在随诊的过程中出现高级别转化(3.8%)。
参考资料
[1]陈杰,步宏主编:临床病理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2]刘彤华主编:刘彤华诊断病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吴晨霞;黄斌;崔海宏;张宝燕;苏杰;姜春婷;邱岳琳;黄泓列.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2例并文献复习[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1,(09):751-755.
[4]普文静;王玉环;孙振柱.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特征[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2,(02):137-141+146.
[5]病理小画册
设计:鹏飞
编辑:yy
本公众号发布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衡道医学病理诊断中心及相关版权方所有,内容仅供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的转载是侵权行为,版权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