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到底是什么样的?
2022-09-15 10:14
我,作为一个有着6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胃镜对于每年至少做一次检查的我而言,已经是一回生两回熟了。而我记忆中,最后一次做普通胃镜的时候,是去年的夏天。
那天,刚躺在胃镜检查的专用床上,我就看着医生在准备,差不多了就主动张开嘴巴,熟练的让人有些心疼。咬住防止牙齿闭合的口圈后,那跟圆珠笔差不多大小的长管子,便从口腔、咽部、食管一一经过,最终抵达目的地——胃。
可千万别小看这根管子,它的作用还真是不可貌相的。进入胃后,胃镜管就依靠“打气”,在胃里360度无死角观察,避免和四周发生触碰。如果遇到了粘液挡住了对胃的观察,胃镜管还会通过送水孔将其冲洗,再抽吸,以保证观察视野。
除了观察之外,这根管还有拍照的功能,可以胃里的情况实时传送给医生,做到有图有真相,让患者放心。另外,一旦胃里有异常病灶,胃镜管就会用活检钳取一小块出来做进一步检查。不过千万不用担心这会疼,因为胃的痛觉并不敏感,况且胃其实有层层细胞保护。要是你吃过猪肚的话,就知道胃有多厚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有胃出血的情况,胃镜还可以及时放药治疗,做到检查、拍照、活检、治疗,一步到位。而且一次胃镜检查大概只有10-15分钟,普通胃镜除了有点恶心难受之外,并没有其他不好。好在后来医学进步,我便更青睐无痛胃镜,睡一觉就已经检查完了。
或许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非要做胃镜?
事实上,胃镜是检测胃癌的金标准,连1-2mm的病灶都逃不掉它的法眼,但CT检查只能发现50px以上的癌,可那时候早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了。因此,国家是大力支持做胃癌早癌筛查的,就是因为胃镜能够趁早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及时止损,还能少遭点罪。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活检钳,胃出血,胃镜,检查,观察,胃癌,病灶,治疗,医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