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岗位丨“中秋”,守护百姓健康的青大附院人
中秋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是个特殊的日子,医护是个特殊的职业,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青大附院医务人员为大家,舍小家,为人民群众健康坚守岗位,为生命保驾护航!
疫情就是命令!紧急组建医疗队支援城阳核酸检测工作
近日,青大附院临时接到通知,需支援城阳区核酸采集工作,医院组建的核酸采样预备队闻令而动,整装待发。此次核酸采样队由18名医生及42名护士组成。在院领导的指挥部署下,医院医务部、护理部及相关部门、科室连夜为队员准备防疫、采样、餐饮物资及车辆等。西海岸院区的队员们每日凌晨3:00、市南院区及崂山院区的队员们4:00赶赴相应院区,乘坐大巴出发前往城阳。5:30到达后由相应采样点的工作人员接往社区、工地采样点,6:00正式开始当日采样任务。青大附院核酸采样队队员分布在33个采样点,包含25个社区、2个企业及6个工地。队员们在时间紧、采样任务重、采样环境恶劣等条件下,克服一切困难,中秋期间连续4日共完成核酸采集169902人次,其中入户采集75人次。
、
紧急组建医疗队支援即墨区核酸采样工作
根据平度市卫生健康局关于抽调人员支援即墨的紧急通知,青大附院平度院区全力做好即墨区核酸采样支援工作。
院党委、院行政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坚决执行青岛市和平度市紧急任务。院区领导、医务处、护理院感处负责人及院区医务处全体成员、多名护士长连夜赶赴院区,现场指挥组织准备,紧急组建医疗队并开展医疗队员考核;党政办、设备信息处、财务处、安保后勤处全力配合,准备防疫物资和通用物资。
医疗队成员放弃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宝贵时间,第一时间响应医院号召返回院区。通过各部门通力协作,终于在深夜将各类通用物资及卫生物资筹备完成,医疗队成员于凌晨踏上开往即墨的大巴车。
首批30人的医疗队伍由平度院区医务处主任王光锋任领队,其队员包含医疗4人,护理25人。到达即墨区后,医疗队马上就投入到核酸采集工作中,截至目前已采集近4000例样本。
“舍小家、保大家”,青大附院人又一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务人员的担当与责任,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使命,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青大附院各院区中秋假期期间,在严格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全院完成重大抢救10例,体现出全体医务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爱岗敬业精神。
西海岸院区急诊门诊于9月11日晚收治了一位无家属陪同的患者,患者就诊时腹胀腹痛伴后背痛,浑身发抖,病因不明,情况危急。分诊护士崔建真立即通知医师王磊,同时协助申请医院爱心救助基金为患者建卡、挂号,安排人员陪同检查。经急诊门诊和肝胆外科等科室积极及时抢救,患者病情好转。因患者家属无法及时赶到,急诊门诊护理人员每天给予生活护理和帮助。
平度院区急诊门诊于9月11日中午接诊一名30岁男性患者,因车祸伤致颌面部开放性损伤、上下颌骨粉碎性骨折、鼻骨骨折、眼球破裂伤、颅骨骨折、脑挫裂伤。急诊门诊第一时间组织多学科急会诊,制定紧急救治方案,由口腔颌面外科冯元勇副主任带领姜帅、李晓、孙铭三名医师,以及眼科罗文娟副主任、口腔内科单晓阳、耳鼻咽喉科金书香医师参与抢救手术。
市南院区重症医学科成功抢救破伤风痉挛发作患者
9月10日,市南院区重症医学科病房里展开繁忙而有序的一天。本应休息的重症医学科名誉主任孙运波和病区主任单亮仍坚守岗位,前来科里查看患者并慰问工作人员,徐熙鹏主治医师放弃休息时间来科里加班整理文书工作。噔~噔~噔~尖锐的报警声传来,是昨日收治的破伤风患者痉挛发作,心电监护提示心动过速,心率170次/分,血压220/115mmHg,患者呈牙关紧闭、颈僵硬、角弓反张、苦笑面容、板状腹等表现,值班医师李翠平决定立即给予患者静脉推注苯二氮卓类药物加强镇静,患者逐渐稳定,但仍间断发作。
考虑在全身性破伤风痉挛发作期间,强直性和周期性、痉挛性肌肉收缩可导致周期性呼吸暂停、上气道梗阻、呼吸衰竭、误吸并诱发全身性耗竭,危及生命。李翠平及徐熙鹏医师密切合作,给予患者气道保护性治疗——纤维支气管镜下经鼻气管插管术呼吸机辅助通气。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小心安置患者并控制病房内的光线及噪声来避免引发肌肉痉挛,给予遮光眼罩和耳塞来减少刺激,经充分镇痛镇静并联合清创换药、抗感染、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中和未结合毒素、气道管理、营养支持等治疗,患者未再痉挛发作,病情趋于稳定。
市南院区急诊内科李菁主治医师放弃休假、坚守岗位
作为一名90后,市南院区急诊内科的李菁主治医师已经是在急诊岗位上工作5年的“老兵”了。她平日工作认真负责,对待患者严谨细致。在这个看似平常而实际上又非常特殊的中秋节期间,科室内因为疫情支援、同事隔离等原因而人手严重不足,李菁毅然放弃了早就安排好的休假计划,选择留下坚守并主动加班,和同事们一起奋战在急诊一线。假期中,她在急诊门诊的岗位上——这个平凡、不惹人注意而又关键、风险重重的地方,接诊了10余名危重症患者,参加抢救20余人次,在繁忙的工作中查漏补缺,在目前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下,超额完成了自己的职责任务,为急诊门诊的平稳、安全运转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崂山院区急诊科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守护生命一线
急诊科医护人员穿梭在各个病人中间,有条不紊的进行抢救工作。9月12日上午,抢救室6床患者家属大声呼喊“医生快来啊,他又抽风了”,医生护士立即跑向患者床旁,发现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给予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措施,诊断患者为急性心梗,立即联系PCI急症手术。患者家属说“现在我们的钱不够怎么办?”医生安慰家属说“先手术救命,钱再慢慢想办法”。类似这一幕的惊心动魄的场景,却是急诊门诊假期期间常见的抢救日常。急诊科医护人员谨记“以患者为中心”理念,为所有患者给予关爱与救助。
中秋小长假,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团聚、欢乐,对急诊科医护人员来说,是与平常一样的忙碌与坚守。假期3天,崂山院区急诊门诊接诊901人次,危重症抢救101人次,急症手术16人次,留观患者526人次,120接诊45人次。在急危重症患者多且人员紧缺的情况下,院领导每日来急诊门诊巡查指导、分流患者,保证了急危重患者的顺利救治;科主任、护士长及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同时科室克服人员紧缺的困难派出多名护士支援抗疫防疫工作,保证了疫情下、假期中老百姓良好的就医环境。
西海岸院区急诊门诊护师孙荣芳出色协调,保障急诊门诊患者生命安全
中秋当天,西海岸院区急诊门诊分诊护师孙荣芳印象深刻。上班不久,95床患者突然大呕血,患者伴随着意识丧失并出现休克状态,医护的密切配合及时给予患者治疗使病情恢复平稳。同时,一名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孙荣芳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医师,随即将该患者调配入复苏室进行抢救,后又分别接诊脑外伤患者和心梗合并心衰的患者,在复苏室完成了抢救处置工作。下午,原本病危的95床患者又突发心率下降、意识丧失,孙荣芳立即通知医师,并配合其他同事予患者心肺复苏、协助麻醉科医师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就在此时一名大量口服奥氮平片的患者进入清创室洗胃,面对着同样是孙荣芳负责的工作区域,她及时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告知医师,同时告知家属洗胃的注意事项。一名是正在抢救的濒危患者,一名是亟待洗胃的药物中毒患者,孙荣芳周转在病人之间安全有效落实医师的医嘱,合理安排分诊护士配合医嘱传达的各项工作。她以出色协调能力、扎实的临床操作功底以及对患者病情敏锐的洞察力有效保障了急诊门诊患者的生命安全。
节日督查,把好疫情防控病房关
为保障中秋节期间疫情防控和病房管理工作不松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医务部、护理部、院区医务处及护理院感处主任、科主任、护士长在节日期间对各院区进行了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网格化督查,确保了各科室节日期间工作的平稳运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