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一般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的出血,但偶尔可见上消化道出血。
初生宝宝给家庭带来喜悦的同时
也让新手爸妈手忙脚乱
尤其新生儿消化道结构功能发育不成熟,喂养和排便情况都需要关注,比如出现一些如呕吐、腹泻、便血等消化道症状时,要引起家长的警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看起来最“吓人”的便血。
我们先了解一下新生儿正常大便是什么样子的,新生儿正常大便与出生后的日龄、喂养方式是有关的,包括:
01、胎便: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排胎便,呈墨绿色 ,是羊水、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以及胆汁、肠道分泌物等,一般持续2—3天。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提示可能喂养奶量不足。
02、过渡大便:一般出生2—3天后,宝宝的大便颜色慢慢由墨绿色变到黄绿色,也有的宝宝生后2-3天即可见到过渡大便。
03、人工喂养:奶粉喂养的宝宝大便呈土黄色,粗糙糊状或稍硬如硬膏,可略带一些酸臭味,每天约1—2次,也有3~4次的。
04、混合喂养:与母乳和奶粉比例有关,大便多数呈淡黄色,量多成形而且很臭。
05、母乳喂养:大便多呈金黄色或有点儿发绿、稀薄糊状或呈软膏样,有的还伴有颗粒,可有酸腐味,母乳中含有丰富的低聚糖,能够充分地刺激肠胃蠕动,每天约2—6次。个别宝宝也有10余次的,甚至放屁都可崩出少许大便,宝宝生长发育正常,没有不适,就是正常的。
宝宝正常大便也有个体差异,吃母乳和吃奶粉的宝宝大便次数、形状和颜色都不一样, 只要 宝宝身体无异常反应,也无排便困难,吃奶好,体重增长正常,则可认为宝宝身体健康。 问 什么是新生儿便血?
指新生儿的血液从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均称为便血。便血一般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的出血,但偶尔可见上消化道出血。
Q
血便的颜色都是什么样呢?
A
血便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可表现为鲜红、暗红、黑色大便(显性血便);还有部分为大便颜色正常,而做大便化验时查出大便带血,医学上称为大便潜血阳性(隐性血便)。
新生儿常见便血原因有哪些?
咽下综合征
刚出生的新生儿可能由于咽下羊水或产道的血,进而经肠道排出,表现为便血,此时一般会合并食欲不佳、呕吐甚至呕吐物中也含有血性物质,随着咽下的血逐渐排出,便血量会逐渐减少,一般2-3天左右自行消失。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则可能因母亲乳头破裂出血被宝宝咽下引起便血,这种情况下哺乳时母亲会有强烈的痛感,可以观察到乳头皲裂出血,而宝宝一般无其他症状,食欲良好,吸吮有力,无发热、呕吐,便血会随着母亲乳头裂口的愈合而消失。
过敏性肠炎
本病由于食物中的蛋白质引发过敏反应损伤肠粘膜引起,大部分宝宝除了便血外一般状态良好,食欲及进乳正常,体温正常,无呕吐、腹胀,便血量可多可少;极少数严重者可能有食欲减退、哭闹、呕吐、腹泻、甚至体重下降,以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多见,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如果近期进食较多鸡蛋、鱼虾、牛奶等易过敏食物也可发生过敏性肠炎。
肠道感染
由于感染因素引起肠粘膜受损破溃引起,此时宝宝除了便血还多合并呕吐、腹胀、腹泻、进乳减少等,便中除了带血还可能有粘液、脓性物质,部分患儿可能还有发热,此时需要及时就诊,必要时抗感染治疗。
血液系统疾病
便血伴有皮肤、黏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现象者,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友病、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本病除了便血外,患儿多合并发热、腹胀、呕吐、腹部拒碰、大便带脓血,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另外宝宝的精神状态还会比较差,进乳减少,早期哭闹烦躁,后期多睡、少动,此病进展较为迅速,大部分需要一定时间的禁食配合抗感染治疗,部分重症病例需要手术治疗。
肠道先天发育问题
肠旋转不良、肠扭转、肠息肉等疾病,由于肠道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可以出生即有症状,也可以生后数天间断出现症状,除便血外还可以有呕吐、腹胀等。
便秘
长期严重的便秘可以导致肛周粘膜撕裂致便血,多为大便表面有新鲜血,肛周也可见新鲜血或裂口,同时患儿有排便时哭闹、拒绝擦拭肛周等表现。
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
本病可以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出现便血,维生素K不易通过胎盘,母体内的维生素K很少进入胎儿体内,而胎儿肝酶系统又不成熟,本身合成维生素K功能差。出生时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等低出生体重儿)肝内维生素K储存量少,血维生素K水平较低,出生后都有发生出血的倾向。
假性便血
如假月经,新生女婴受来自母体的雌激素的影响,在出生后5-7天出现少量阴道流血,称为假月经,因为新生儿使用纸尿裤,血与便混在一起或渗入尿布里,会被误认为便血,需要仔细分辨,此时血与便可以不同时存在,即尿布上每次只有便或只有血,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一般血量不多,且持续时间不长,一般温开水清洗局部,防止感染待其自然消退即可,注意避免用力、过度擦拭。
如果出现便血的相对应的部分症状该怎么办?
咽下母血、肛裂、假性血便,在家观察就行。
过敏性肠炎:最好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回避引起过敏的食物。
肠道感染:抗感染、隔离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禁食、抗感染、支持,严重者手术治疗。
肠旋转不良、肠扭转、肠息肉等外科疾病:手术治疗。
新生儿维生素K1缺乏:补充维生素K,止血治疗。
文字:新生儿病区 孙辰
图片:新生儿病区 部分来源于网络
排版:宣传科 张婧 | 审核:宣传科 杨馥羽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