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QC小组|提高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联动率

2022-09-13 15:20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社

VTE规范预防联动率提高至81.48%。目标达成率为107.15%,进步率为155.82%。同时,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个人素质修养、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品管手法掌握程度、积极性等方面均较活动前有一定进步。

获第九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多维工具)大赛“三级医院护理专场-B圈组”一等奖

活动主题

提高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联动率

问题真因

(1)缺乏预警提醒功能;
(2)医嘱系统与VTE评估系统未联通;
(3)无醒目风险标识;
(4)检验诊断无法自动提取或遗漏;
(5)医护评估脱节;
(6)预防设施使用未规范化;
(7)无便携工作手册。

对策措施

对策一:开展医护全覆盖多维度培训

(1)制定穿脱抗血栓梯度弹力袜操作规范流程、深静脉治疗仪操作规范及流程,由护理部组织培训并考核。

(2)开发医院线上培训平台,提供VTE制度及理论学习课件,医护人员可随时进行学习并考核。

(3)线下组织穿脱抗血栓梯度弹力袜、深静脉血栓治疗仪操作、药学知识等专项培训。

(4)举办专项国家级培训项目,鼓励全院医务人员积极参加。

对策二:建立VTE医护交互平台

(1)与信息科沟通,建立VTE医护交互信息平台,新入院患者由平台自动抓取信息并触发VTE评分,由责任护士进行初评审核。

(2)与信息科沟通,开发中高风险预警提醒功能,由医生进行复评审核。若医生不进行确认,则弹出提示框进行干扰。

(3)由医务部牵头,建立院、科两级医护协同评估机制并落实。医院层面,成立院内VTE快速反应团队;科室层面,科主任为VTE防治管理小组第一责任人,科室医护人员作为小组核心成员,设置科室VTE应急小组与科室VTE联络人,并向医务管理部门与院内防治管理办公室备案。

对策三:设置交接与风险标识

(1)运用红、黄、蓝三色区分VTE高危、中危、低危患者,插于床头卡内,用于提醒医生。

(2)医务部牵头制定《加强静脉血栓栓塞症中高风险患者交接管理规定》,在交接本中设置VTE中高风险交接专栏,将VTE中高风险交接纳入日常交接班内容。

(3)运用ISBAR交班模式,提高VTE中高风险交接效率。

对策四:完善健康教育体系

(1)针对入院、中高风险、手术、出院全程,制定针对性预防宣教策略。

(2)制作正确穿脱弹力袜视频及下肢抗血栓操视频,进行规范示教。

(3)针对不同阶段的物理设施使用制定操作规范,以提高治疗效果。

(4)制作 VTE预防措施规范落实便携“口袋本”,做到规范宣教、规范指导患者。

(5)制作《基础预防措施落实清单》并悬挂于床尾,用于督促患者。

(6)针对不同人群制作静脉血栓预防宣教卡,包括手机扫描版和视频版,以强化预防措施规范落实。

活动效果

VTE规范预防联动率提高至81.48%。目标达成率为107.15%,进步率为155.82%。同时,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个人素质修养、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品管手法掌握程度、积极性等方面均较活动前有一定进步。

作者:上海市浦东医院 唐舒亚等

文章刊期:2022年第10期

图文编辑:吴小红、邵若彬

审核发布:姚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血栓栓塞症,联动率,静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