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房颤模型需长期刺激,从数天到数月不等,常用于观察心肌结构功能改变、慢性纤维化、脂肪浸润、神经慢性影响、药物的慢性作用等。
背景介绍:心房颤动(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为研究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建立合适的房颤动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心房快速起搏可引起心肌电重构、结构重构而导致房颤,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根据不同实验目的可将电极置于心耳、神经、肺静脉等处,可单独起搏也可多位点联合起搏。心房快速起搏可建立急性房颤模型和慢性房颤模型,前者相对来说起搏控制因素较少。急性房颤模型起搏时间从数小时至24h不等,常用于观察心肌电重构、多位刺激起搏、神经消融等相关的短期影响。慢性房颤模型需长期刺激,从数天到数月不等,常用于观察心肌结构功能改变、慢性纤维化、脂肪浸润、神经慢性影响、药物的慢性作用等。
图1 模型示意图
应用方向:循环系统相关课题。
关键词:心房颤动、房颤、AF、Atrial fibrillation
实验动物:大鼠品系:SD、Wistar;周龄:6-8周;性别不限。
造模方法:麻醉大鼠后,连接生物机能实验仪器设置电刺激参数,设置好参数后食道电极连接输出线,进行电刺激,刺激结束后断离输出线,间隔5min行下次刺激,共进行五次刺激。
模型验证:待电刺激后发生心律不齐和消失p波作为房颤发生的成功标志。
图2 模型验证
参考文献:Xu DongZhu, et al.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 febuxostat reduces atrial fibrillation susceptibility by inhibition of oxidized CaMKII in Dahl salt-sensitive rats.[J] .Clin Sci (Lond), 2021, 135: 2409-2422.(IF=5.223)
其他检测:如离体心肌组织HE、Masson染色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