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努力救治每一位患者。
8月酷暑难耐,一天,在神经内科的早查房,遇到了一位耄耋患者。
老人两颗眼睛大大的,炯炯有神,他的旁边站的一个位娇小可爱的女生,20-30岁之间,是老人的女儿,从后来得知是患者50多岁的时候生的女儿。
老人病情不明,怀疑可能是脑梗或脑部其他毛病,于是完善了头颅MRI。
一天下午1点左右,护士说患者情绪不对,氧饱和度下降,我去床边查看,患者无力,情绪不佳,因疾病导致不能说话,无法正常沟通,心电监护显示氧饱和度95左右。
患者女儿在和患者努力尝试沟通,无果后,让患者用笔写下他的想法,但写的字体飘飘悠悠的,无法正确辨认,观察沟通了5分钟后,生命体征基本稳定。
下午4点左右,护士来报告说患者突然意识不清,氧饱和度下降。上级医生突然说:考虑重症肌无力。立马让护士吸痰,抽血气,联系监护室等。
血气提示II型呼吸衰竭,护士吸痰,在无镇静的情况下,患者毫无咳嗽反射,回顾前面几天患者张口呼吸,呼吸无力,无法有效咳痰等一系列肌无力表现,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再详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是近几月逐渐说话无力,之前的病史问的不准确。
患者吸痰后意识稍恢复。因为患者呼吸肌无力,呼吸衰竭,有插管指征,跟患者女儿谈是否要抢救时,患者浑身发抖,颤颤巍巍的说,要抢救,要去监护室。
签病重的时候,患者女儿的手在发抖,一直在说:爸爸每天楼上窗口看着我们上学,放学。签完字后就把患者转入了监护室。
回到神经内科办公室,我问上级医生:90多岁了,插管还能出监护室吗?女儿还能见他爸爸一面吗?
上级医生说:重症肌无力急性期,大剂量激素冲击后,还是有希望拔管的。我一直心存疑惑。
一周后,听说这位患者要从监护室转回来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莫名的开心。
去查房时,患者说话中气一天比一天足,每次查房患者及家属对医生都是满满的感激之情,患者都情绪激动的说感谢医生,把他从鬼门关就回来了。
后面,患者慢慢的拔了胃管,尿管,鼻导管,出院那一天,他说要回去拉风琴,约朋友玩……。
女儿回家又可以有爸爸守候,又可以听见爸爸的那声:女儿,回来啦!
回顾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表现,我们发现忽略了患者的呼吸幅度,轻度的低氧,忽略了患者能否有效咳痰,忽略患者不能有效发出声音是因为肌肉无力。大病历也没抓住患者肌无力的表现。
因此我们不应该忽略患者的每一个临床表现,应该详细认真的询问病史,上级医生应该与下级医生积极沟通。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努力救治每一位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