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也有回报,陈婉婷收到了受捐者的妈妈写的感谢信。同时,也有很多的同事朋友来询问陈婉婷如何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库。
疫情期间执甲逆行, 疫情后救助生命。 南平“95后”护士陈婉婷 最近又立功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过程 陈婉婷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5针动员剂、采集4.5小时, 199毫升造血干细胞, 为湖南一名3岁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陈婉婷(右一)成功采集造血干细胞
陈婉婷出生于1999年,是南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的一名护士,曾支援过莆田、厦门、泉州等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同时她还是一名“老”献血者。早在18岁那年,陈婉婷就参与献血,作为自己的“成人礼”。2020年3月,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 陈婉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6月1日, 陈婉婷接到了福建省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得知有一位血液病患者低配吻合。 陈婉婷很高兴:“我知道这匹配的概率很低,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好这么快就配上了,和中了彩票一样。”
但家人却很担心。为此,陈婉婷特别和家里人详细地普及了这方面知识。特别 当她得知对方体重才20来斤,还是个幼儿,陈婉婷更坚定了捐献的想法:“我是学医的,帮助患者远离病痛是我应该做的事。何况孩子血液病的治愈率非常高,我应该为其努力一把。”
“这也离不开单位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大力支持。” 捐献需要长达21天的准备和休息期,南平市妇幼保健院全院上下也很重视,全力配合,妥善安排好了陈婉婷的工作。
捐赠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需要进行一整套专业、系统的流程步骤,6月全身检查,7月进行高配,再到近日才算真正踏上了捐‘髓’之路。5天时间里,陈婉婷每天早上要打一针动员剂以及抽血,经历了四个半小时的采集过程,共捐献造血干细胞199毫升。
捐献当晚9时左右,这份“生命的新希望”顺利送达受捐者所在的湖南省。
▲陈婉婷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爱心也有回报,陈婉婷收到了受捐者的妈妈写的感谢信。同时,也有很多的同事朋友来询问陈婉婷如何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库。“这次我能配型成功,给远方的小生命带去生的希望,真的很开心。但现在仍有很多人对捐赠造血干细胞认知不足,导致参与度不高。我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捐赠,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陈婉婷说。
据悉,南平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工作站成立于2003年,此次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赠的陈婉婷,是延平区第5例、南平市第16例、福建省第35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刘伟芳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