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滑气管插管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
气管插管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环境,如心肺复苏、呼吸系统疾病和麻醉学,已然是麻醉科医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借助于气管插管,临床医生可以控制患者患者气道,为呼吸道通畅、供氧、呼吸道吸引、避免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
1气管导管发展
气管导管的发明揭开了气道管理的新篇章。最初的气管导管是钢性且无套囊的,1871年Tren-delenburg将充气气囊应用在钢性导管的末端,开创气囊导管的先河。直到1964年整体型带气囊的聚乙烯(PVC)导管开始在临床应用,这种材料一直延续使用至今。
2气管插管后气道损伤
气管插管属于一种倾入性操作,插管过程中喉镜、气管导管对口、咽、喉及气管的各部位粘膜及组织均会造成刺激及损伤可能,进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应激反应。究其可能原因包括未掌握患者插管径路的解剖或病理状态、或插管技术欠规范、或所使用的插管器具欠妥。如何有效降低气管插管的过程的并发症是临床一直以来的研究目标。为了规避此类风险,最大限度地预防气管内插管引起的气道损伤,制定了诸多建议和措施,其中包括:加强插管前对口/鼻/咽/喉腔的检查,选择畅通的插管径路,规范插管技术,选用能降低组织损伤的器具,选择最低漏气套囊压等等。
尽管采取了以上措施,但据报道,由于摩擦作用,气管插管依然可能会导致诸如发音困难(76%)、喉咙痛(76%)和吞咽困难(49%)等诸多并发症,而声门下狭窄、气管无名瘘管和气管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3气道损伤预防措施
为了解决这个情况,学者们采用气管导管表面涂覆凝胶、气管热软化等方法,试图降低插管过程中气道损伤,也从中得到了一定的收益。Je Hyuk Yu等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研究,以确定气管导管的热软化对降低插管后的咽喉并发症的作用。结果发现,气管导管的热软化对稳定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无显著性作用(图1)。
图1:两组间插管条件和插管过程的血流动力学的比较
该研究发现,热软化组拔管后1小时咽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5.1% vs 52.7%,P=0.02)。此外,热软化组拔管后一小时咽痛的平均NRS评分降低了10%(热软化组1.29 [95%CI, 0.88-1.70] vs 对照组2.33 [95%CI, 1.77-2.89]; P<0.01)。但拔管后24小时,两组间咽痛(38.3% vs 40.7%, P=0.77)和声音嘶哑(34.0% vs 35.2%, P=0.74)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图2:两组间术后喉咙痛和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比较
此外,气管热软化操作性比较差,可控性也不好,如果遇到困难气道,热效应失效,依然不能起到预定效果,而且软化之后可能导致插管失败的可能性增加。为了解决这个情况,可以用利多卡因凝胶等涂覆在插管表面,但是润滑剂只能短时间附着在插管表面,在插管的过程中,由于插管和周边物的触碰,润滑作用不断消耗。凝胶的辅料大部分为卡波姆、甘油及三乙醇胺,有一定的粘性及附着力,拔管后在气管里的残留部分使纤毛运动受限,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清除,对术后呼吸道功能具有一定影响。
聚合物已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工程,能极大地改善物体的摩擦学性能。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气管导管,由此诞生了超滑气管导管。通过特殊的工艺,在导管表面结合一层水溶性生物高分子,遇水后迅速形成一层润滑膜。研究证实,此项新型的涂层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气管导管的摩擦力问题。此膜具有极优的润滑作用,润滑度是普通导管的10~100倍,普通气管导管摩擦系数为0.38,涂层导管摩擦系数为0.033,仅为普通导管的8.6%,且在水中长时间浸泡涂层几乎没有脱落(图3)。应用此超滑气管导管,可以有效降低对气道的刺激,使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图4)。
图3:人工唾液中涂层管的摩擦曲线(图A)及摩擦系数(图B)。
图4:插管期间心率的变化
气管插管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在ERAS时代,需全面评估患者围术期影响术后预后的原因,包括气管插管后气道损伤等并发症。研究证实,超滑气管导管用于正常气道和心血管系统功能正常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时,可以有效减轻气管插管对咽喉、声门、气管等解剖结构等机械性刺激,降低气道损伤发生率,缩短插管时间,维持插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气管插管工具。
参考文献
1. Je Hyuk Yu, Hye-Sun Paik, Ho Geol Ryu, et al. Effects of thermal softening of endotracheal tubes on 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trial. 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21 Feb;65(2):213-219.
2. Yuu Tanaka, Takeo Nakayama, Mina Nishimori, et al.Lidocaine for 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5 Jul 14;2015(7):CD004081.
3. Baisong Zhao, Yan-Pu Li, Qingning Wang, et al. Ultra-slippery, nonirritating, and anti-inflammatory hyaluronic acid-based coating to mitigate intubation injury.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2 Feb;427(1):13091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