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疫故事|张蔺:我们都是“无名的人”
题记:“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基辛格《论中国》
“滴滴滴……”手机微信提示音不停响着,儿医支援硕放的小伙伴们在群里调侃着这已是立秋确毫无凉意的天气,欢快而热烈,“这天真的是,也不知道我们当时是怎么过来的(¬◡¬)✧”,群里的一句调侃让我的思绪有些出神……
2022年7月10日 晴
今天是支援采样的第8天,由于疫情防控的变化,我们“包干”的小区昨日管控级别“升级”。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小分队昨晚商议了若干方案却都不太理想,只能严阵以待今天的“挑战”。
来到社区,人头攒动,今天多了许多的志愿者和采样队员,社区负责人解释,由于情况变化,居民今天不能前往固定的核酸采样点,我们需要和志愿者一起移动至每栋居民楼下进行核酸采样。
任务艰巨,队员们笑着道了一句好运,各自分开。到达点位,刚穿上防护服的我瞬间进入了“蒸笼”,虽然志愿者竭力提供了便利,但是不一会儿,我就已经汗如雨下,而同小区的其他采样队员已经出现了身体不适的情况。
面对手足无措求援的点位长和等待的居民,我毅然顶替下中暑的队员坚持未完成采样。渐渐的,我的呼吸变得急促,意识开始有些模糊,每采一栋都筋疲力竭,每走一步都成了煎熬,身体依稀到了极限,我很想停下来休息一下,但小伙伴的欢声笑语此刻如醍醐灌顶,我稳了稳心神,告诫自己:不能停!不能倒!小伙伴都还在坚守,我倒下了,小伙伴们就要多吃苦头了。我坚持着,与志愿者们穿梭在各个楼栋,一栋、二栋、三栋、不知过了多久,我坚持采完某个楼栋,终于忍不住躺下休息,沁水的洗手衣和身上蒸腾的热气,被志愿者误作“中暑”(当然可能当时自己也有中暑前期征兆了吧)送回集合点。
我迎面看到了季敏焦急和责备的眼神,早确认我无恙后,季敏又不停在群里联系同在小区的其他队员,平日性格直爽的她此刻絮叨得像个婆婆:“丁宁洋也是傻孩子,就只会埋头干。万一有个啥,我可怎么交代?”10点半左右,我和季敏得知丁宁洋大概的点位,立即动身前往,不久李燕君和刘寒燕也闻声前来支援。在一处树荫下的采样点,我们看到了眼神虚浮的丁宁洋,李燕君不顾疲惫,立刻穿防护服“补位”,大家拉下了丁宁洋休息,丁宁洋一边脱防护服,嘴巴一边念叨着:“没事没事(丁宁洋干活的时候身体和嘴巴真的是硬)。”
脱衣的一瞬间,丁宁洋的汗水顺着脱下的防护服流了一地。那一刻,我的鼻子一酸,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疫情波折反复,我们未曾退缩。我是烈日下穿着大白采核酸的人,是深夜检测的人,是守护着生命默默无闻的人,我们被最勇敢的人保护着,同时,也保护着最勇敢的人们。感谢硕放分队的每一位小伙伴,更感恩疫情之下许许多多挺身而出“无名的人”,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让我们坚信疫情终将过去,“春天”终会到来!
作者:2022年7月援无锡核酸采样队队员 张蔺
编辑:刘寒燕
责任编辑:杨小霞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