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 Circulation: 口服FXIa抑制剂Asundexian在AMI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每日毅讯
抗凝治疗一直是心梗、房颤和卒中领域中的重要话题,从早期的华法林到现在广泛应用的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均试图在活血(抗凝有效性)和出血(安全性)之间达到平衡。也就是说,让药物即发挥其抗凝作用以防治血栓事件,又不增加患者的出血风险。然而,我们有没有一种药物,既具有显著的抗凝作用又不增加出血风险呢?近年来,FXIa抑制剂Asundexian开始进行IIa和IIb期的药物临床研究,早期数据表面其可以显著抑制XIa因子,却不增加出血风险。该药物的IIb期临床系列研究Pacific Stroke和Pacific AF研究分别在中风和房颤患者中证明了药物剂量相关性的抗凝作用,且不增加出血风险。近期,在Circulation杂志发表的Pacific AMI研究是该系列研究的第三个研究,旨在急性心梗患者中证明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同期在ESC 2022研究者也做了相关报告。
本研究是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2期剂量探讨试验。研究者将1601名近期患有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随机分配至口服10、20或50mg或安慰剂组,qd,持续6-12个月。患者在AMI后5天内接受随机分组,并接受阿司匹林加P2Y12抑制剂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在第4周评估asundexian对因子XIa的抑制。主要安全性终点是BARC2/3/5型出血,将所有合并的asundexian剂量组与安慰剂组进行比较。预设的疗效终点是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或支架血栓形成的复合终点,合并的asundexian20和50mg剂量组对比安慰剂组。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中位年龄为68岁,23%为女性,51%有STEMI,80%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治疗,99%在随机分组前接受了PCI治疗。Asundexian对FXIa活性造成剂量相关性的抑制,50mg导致>90%的FXIa抑制。在368天的中位随访中,主要安全终点发生在30名(7.6%)、32名(8.1%)、42名(10.5%)和36名(9.0%)的患者中,分别接受10、20、50mg和安慰剂(合并asundexian与安慰剂:HR 0.98, 90% CI 0.71–1.35)。 疗效终点发生在27名(6.8%)、24名(6.0%)、22名 (5.5%) 和 22名 (5.5%) ,分别在口服asundexian 10、20、50mg和安慰剂的患者(合并asundexian20和50mg vs.安慰剂:HR 1.05,90% CI 0.69–1.61)。
“毅讯点评”
本研究是评估新型口服FXIa因子抑制剂的IIb期 Pacific研究在AMI患者中的子研究。虽然是IIb期的研究,本研究也纳入了1600余例AMI患者,经过1年左右的随访,全面评估asundexian新药在AMI患者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本研究在复制了asundexian 90%的XIa抑制的全面抑制之外,再次证实了asundexian在双联抗血小板的基础上没有增加出血风险,也就是安全性良好。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出,1600余例AMI患者1年随访,事件率没有优于双抗+安慰剂的优势。虽然,研究者将阴性结果归因于样本量和事件率较小。然而,本身增加抗凝在双抗背景下对AMI患者是否有额外获益,仍然值得商议。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近日启动的asundexian三期临床试验OCEANIC研究,将在AF和STROKE患者中开展30,000以上的RCT研究,而没有加入针对AMI患者研究。我们期待OCEANIC研究给我们带来阳性结果,让抗凝却不增加出血的新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真正走向临床一线。
参考文献: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epdf/10.1161/CIRCULATIONAHA.122.061612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高血压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扫码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