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抗癫痫药的副作用?按时服药减少发作更重要
药物治疗是我们癫痫治疗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家属在拿到药物说明书看到说明书上写了几十条的副作用之后,便会担心药物是不是会把孩子吃傻,会不会出现肝毒性、肾毒性等副作用。那抗癫痫药物真的和大家担心的一样吗?
什么是药物副作用?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药物都有治疗作用和副作用,所谓药物的副作用就是在治疗剂量内出现与治疗目的不相关的其他药理作用。目前没有一种药物是绝对完美的,所有的药都有副作用。但医生会权衡利和弊,来选择对患者最有利的一种方案。
在我们常用的抗癫痫药的副作用中,有一些副作用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说头晕、嗜睡、胃肠道反应、乏力等。这些几乎是每一种抗癫痫药都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经常有超过 10% 的可能性发生,所以患者和家属也无需特别的担心。
副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剂量相关:有些药物随着时间的延长,副作用可能就会消失。有些患者刚开始吃左乙拉西坦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嗜睡或者是食欲不佳等不良反应,如果用药的剂量减少、减慢,或者随着时间的延长,可能过两三周这个副作用就会消失了。
作用机制相关: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与药物的作用机制相关。比如说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这些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可能会出现低钠血症,这个是与药物作用机制有关系。像托吡酯可以出现性肾结石、代谢性酸中毒、无汗发热,这可能与药物的作用机制相关 。
个人的体质相关:还有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与个人的体质相关。如过敏,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副作用,有的甚至会出现致死性的过敏反应。
一般医生在选择用药的时候,会根据患者癫痫的发作形式,性别、年龄、肝脏情况、体重情况,认知情况、是否在孕期,并结合脑电图等综合来考虑最适合患者的抗癫痫药物。
如果患者是育龄期的妇女,需要规避丙戊酸钠类药物,因为它有致畸的作用。如果患者是婴儿,那他的肝脏功能并不完善,也应尽量慎用丙戊酸类的药物。如果患者比较容易过敏,需要尽量避免使用芳香族类的容易过敏的药物。
一般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医生会详细的交代家属需要观察什么,什么时候需要定期的来监测。比如在吃丙戊酸钠之前,医生会先查患者的血常规、肝功等情况,只有肝功能正常,医生才会选择这个药物,而患者也选用需要定时来复查。如果服用奥卡西平或者拉莫三嗪这种容易过敏的药物,家属要注意皮疹的出现,一旦出现过敏,应立即停药的,去医院来就诊。
总结
其实现在所用的这些抗癫痫药都是经过严格的临床实验,虽然说明书上的副作用有很多,但真正发生的可能性其实是非常小的,而且医生也会尽量规避这些副作用的出现。家属也可以注意观察患者用药情况,从而尽量避免发生,不需要特别顾虑。
只要我们家属和患者严格的按照医嘱来执行,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并且定期地随访,这种风险就能降到最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