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武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及替莫唑胺辅助化疗治疗新诊断GBM的研
简 介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成人最常见和最具侵袭性的原发恶性脑肿瘤。新诊断GBM的标准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同步放化疗以及替莫唑胺(TMZ)辅助化疗。FDA近期批准在替莫唑胺辅助化疗的同时应用电场治疗(TT Fields)。除此以外,对于新诊断GBM,尚无其他有效治疗手段,几乎所有的患者在标准治疗后均会复发,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状态是胶质母细胞瘤的一个关键预后因素。由启动子甲基化造成的MGMT基因的表观遗传学沉默增加了烷化剂(如TMZ)的敏感性。因此,与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的肿瘤患者相比,MGMT启动子甲基化患者应用TMZ时的OS更长。GBM的MGMT启动子甲基化率根据所使用的检测方法有所不同,有研究显示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约有35%的肿瘤存在MGMT启动子甲基化。
纳武单抗(Nivolumab)是一种针对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受体的全人免疫球蛋白G4单克隆抗体,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多种肿瘤。免疫检查点跨膜蛋白程序性死亡-1配体1(PD-L1)经常在原发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并且PD-L1的高表达与较短的生存时间有关。临床前研究表明,放疗可诱导细胞死亡和肿瘤抗原的释放,从而促进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可通过免疫刺激剂(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来放大。
一项随机III期临床研究(CheckMate 143)结果显示,在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应用纳武单抗与贝伐单抗治疗的患者OS是相当的(9.77月vs 10.02月)。然而,在MGMT启动子甲基化且基线时未使用皮质醇的患者中,应用纳武单抗的中位OS有延长趋势(16.95月 vs 10.12月)。在CheckMate 143研究的I期队列中也观察到了纳武单抗的初步疗效。利用同步放化疗及替莫唑胺辅助化疗联合纳武单抗治疗15名MGMT启动子甲基化或不确定的新诊断GBM患者,中位PFS为15.47月,中位OS为33.38月。而16名未甲基化的GBM患者中位OS为6.47个月,中位PFS为16.49月。这些数据支持进一步研究纳武单抗对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新诊断GBM患者的疗效。CheckMate 548研究(NCT02667587)分析了同步放化疗及替莫唑胺辅助化疗联合纳武单抗或安慰剂对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新诊断GB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1)入组标准
入组患者为新诊断且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GBM,除手术外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术后72小时内或14天后行基线MRI检查。手术应至少切除20%的强化病灶,且患者必须从手术治疗中康复。患者年龄应≥18岁,KPS≥70。MGMT甲基化状态与另一项并行的研究CheckMate 498研究同时进行。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的患者继续参与CheckMate 498研究。而MGMT启动子甲基化或不确定的患者入组本项研究。在筛选时若患者接受皮质醇缓解GBM相关症状,应减量或停用,随机化时泼尼松剂量每日小于20mg,地塞米松剂量每日小于3mg。应排除复发或继发GBM患者以及存在肿瘤播散的患者。
(2)研究设计
这项研究采用单盲法,或“现场受试者盲法”。研究者、患者和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对所实施的治疗不知情。每个机构设置一名非盲的药剂师或指定人员,以方便提供药物和安全监测。患者被1:1随机分配到两个治疗组。研究组患者接受纳武单抗240mg,每2周1次,共8次。随后接受纳武单抗480mg,每4周一次。同时患者接受局部放疗(60Gy,共6周)联合TMZ(75mg/m2 qd),休息4周后接受TMZ 150-200mg/m2 d1-5q4w。对照组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余治疗方案同前。治疗持续至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或疾病进展。若疑似治疗进展,研究者评估治疗受益且安全,可继续治疗直至MRI确认肿瘤进展。随机分组根据手术切除程度进行,完全切除定义为MRI可见肿瘤全切,部分切除定义为可见肿瘤切除率<90%,或残余直径>10mm。本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所有随机患者的的PFS,以及所有随机患者和没有使用基线皮质激素患者的OS。
(3)疗效评价
肿瘤样本由中心实验室确定甲基化状态,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进行检测。当MGMT与β-actin的比例≥2(甲基化的MGMT/β-actin×1000),且β-actin和MGMT在可评估范围内(β-actin≥10拷贝,MGMT≥10拷贝),则确定肿瘤样本为MGMT甲基化。当MGMT与β-actin的比值小于2时,确定肿瘤样本为MGMT未甲基化。如不符合以上条件,则肿瘤样本为MGMT甲基化无法确定。
在基线、放疗后4周以及随机化2年内每8周评价疗效,后续每12周评价疗效。直至肿瘤进展。RANO标准建议,在放疗后12周内最常出现假性进展,因此只有大部分新发异常强化在放射野外,或经病理学确认才能明确进展。肿瘤样本PD-L1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完成,PD-L1表达水平是指膜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比,临界值为1%和5%。随机分组不受PD-L1表达影响。不良事件根据CTCAE 4.03进行评价,假性进展根据iRANO标准进行评价。
研究结果
1、患者和治疗
自2016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9日,共有716名存在甲基化或甲基化不能确定的患者入组,其中709名来自19个国家和118个研究机构的患者接受治疗,355人纳入实验组(NIVO + RT + TMZ),354人纳入对照组(PBO + RT + TMZ)。两组间无基线特征或人口学的明显不平衡(表1,详见原文)。在两组中,分别有4人和7人MGMT启动子甲基化特征为不能确定,分别有1人和2人未能评估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在可评估PD-L1表达的患者中(每组均为356名患者),肿瘤PD-L1表达<1%的患者分别为230人(64.6%)和238人(66.9%)。在实验组中有199名患者(55.6%)手术全切肿瘤,对照组中有200名患者(55.9%)达到全切。大多数患者在基线时未使用皮质激素(实验组68.7%,对照组72.9%)。
纳武单抗治疗的中位时间为10.4月,中位使用次数为15次(1-62次)。实验组替莫唑胺中位使用时间为7.3月(0.2-43.5月),对照组为7.4月(<0.1-46.2月)。研究截止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89.6%和87.6%的患者停止治疗,最常见的终止治疗原因为疾病进展(实验组44.9%,对照组62.7%)和药物的毒性(实验组20.8%,对照组5.1%)。
2、疗效
在研究截止时,中心评价的实验组的中位PFS为10.6月(95%CI,8.9-11.8月),而对照组为10.3月(95%CI,9.7-12.5)(图1A)。研究者评价的实验组的中位PFS为14.1月(95%CI,8.9-11.8月),而对照组为15.2月(95%CI,9.7-12.5)(图1B)。实验组的中位OS为28.9月(95%CI,24.4-31.6月),对照组为32.1月(95%CI,29.4-33.8月)(图2A)。基线时未使用皮质激素的患者中位OS分别为31.3月(95%CI,28.6-34.8月)和33.0月(95%CI,31.0-35.1个月)。实验组患者的12月OS率为82.7%(95%CI,78.3%-86.3%),对照组为87.7%(95%CI,83.8%-90.8%)。24月OS率分别为55.9%(95%CI,50.5%-61.0%)和63.3%(95%CI,58.0%-68.2%)。基线时未使用皮质激素的患者12个月OS率分别为85.5%和89.9%,24个月OS率分别为60.9%和67.1%。
图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FS(A:中心评价;B:研究者评价)
在PD-L1表达≥1%的患者中,实验组的中位PFS为10.6月(95%CI,8.1-12.1月),而对照组为9.7月(95%CI,6.51 1.8月)。在PD-L1表达<1%的患者中,实验组的中位PFS为11.2月(95%CI,8.5-12.3月),对照组为11.5月(95%CI,9.9-13.2月)。在PD-L1表达≥1%的患者中,实验组的中位OS为29.8月(95% CI,23.3-34.6月),对照组为31.0月(95% CI,26.5-34.5个月)。在PD-L1表达<1%的患者中,实验组的中位OS为28.7月(95% CI,23.2-32.2月),对照组为32.1月(95% CI,28.9-34.2月)。
图2A: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OS
在PD-L1表达≥5%的患者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4个月和9.9个月。在PD-L1表达<5%的患者中,中位PFS分别为11.5和11.3月。实验组PD-L1表达≥5%和<5%的患者中位OS分别为29.2和28.9月,对照组分别为31.3和31.8月。
3、安全性
实验组中,有92.4%的患者报告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s),对照组有83.6的患者报告TRAEs(表2)。实验组最常见的TRAEs为恶心(34.1%),对照组最常见的为疲劳(32.8%)。治疗组的3/4级TRAEs发生率为52.4%,对照组为33.6%。实验组有23.1%的患者出现神经系统TRAEs(3/4级为5.1%),对照组为16.7%(3/4级0.6%)。最常见的神经系统TRAEs为头痛和感觉障碍。实验组任何级别的严重TRAEs的发生率为29.6%,对照组为10.2%(表2),最常见的严重TRAEs为肿瘤闪烁(2.5%/1.4%)、全血细胞减少症(2.3%/0.6%)和血小板减少症(2.0%/1.7%)。实验组出现4例与治疗相关的死亡,包括呼吸衰竭、呼吸困难、全血细胞减少和肺囊虫肺炎各1例。对照组无治疗相关死亡。在实验组中,有22.8%的患者因任何级别的TRAE停止治疗,对照组为9.0%。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详见补充表S2.
表2: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
在实验组患者中,若第一次纳武单抗治疗起PFS≤6个月则需评估是否为假性进展。评估假性进展的条件为PD后随访时长至少3月或疑似假性进展而继续接受治疗。影像学诊断为PD的237名患者中,有65名被认为有假性进展风险,其中40人在PD后随访至少3月,根据iRANO标准,20名患者确认为假性进展,另20人确认为PD,因此总的假性进展率为8.4%。
补充表S2:免疫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讨 论
CheckMate 548是一项随机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未达到其主要终点,即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纳武单抗并未改善新诊断MGMT启动子甲基化GBM患者的PFS和OS,且未能改善基线时不使用皮质激素患者的OS。PD-L1的表达(≥1%或≥5%)与较好的PFS或OS无关。既往接受标准治疗的MGMT启动子甲基化GBM患者的中位OS为21.4-26.3月,低于本研究的中位OS,但由于入组标准不同,需进行额外研究以确定本研究中OS的改善是否与手术技术、疗效评价标准、支持治疗及其他方面的改进有关。在实验组中,部分长期生存患者的PD-L1表达水平>5%,需进一步的研究。
联合纳武单抗治疗导致TRAEs的比例增加,包括严重TRAEs和导致停药的TRAEs,这可能反应了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纳武单抗可能增加毒性反应。纳武单抗与危及生命的罕见不良反应相关,而标准治疗(同步放化疗和替莫唑胺化疗)与全血细胞减少和继发感染独立相关。神经系统毒性在治疗组中更加常见,特别是头痛。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淋巴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10.7%和8.5%,淋巴细胞减少可能提示胶质母细胞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是迄今为止对MGMT启动子甲基化(或不确定)GBM患者开展的最大规模的III期临床研究,虽然研究结果未能证明纳武单抗联合标准治疗的有效性,但并不意味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GBM无效。由于胶质母细胞瘤有效的治疗选择很少,免疫治疗在GBM中的作用仍需重点关注。未来应考虑改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使用策略,或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其他药物组合,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参考文献:Michael Lim et al. Phase III trial of chemoradiotherapy with temozolomide plus nivolumab or placebo for newly diagnosed glioblastoma with methylated MGMT promoter. Neuro-Oncology 2022.
敬请注意:本文仅供相关专业人员学习参考之用,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不作为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如出现文中描述的症状,请及时就医。另外,本文仅节选原文的一部分,内容可能不完整或与原文存在偏差,若需更完整的信息请参阅原文。
编 译:赵 赤
审 校:张俊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