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改革促发展】系列二十:特色技术之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疾病——宝宝生病好得快,妈妈更安心
时代的画卷徐徐展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经过一代代妇幼人的薪火相传,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在新一代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跨步进入三级妇幼发展新时代,全面深化“大部制”改革,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夯实根基,奋发进取。从思想引领激发内生动力,到锐意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组合拳”,生动诠释出了“改则兴、革则进”的时代内涵和责任担当。
坚毅攀登、逐梦前行的沧州妇幼人,乘着改革的东风,凝聚起奋进的力量,建立了以孕产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公共医疗部四大部为支撑,覆盖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朝着健全建强学科群、奋力推进保健院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沧州市妇幼保健院特推出“喜迎二十大 改革促发展”系列专题报道,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儿内一科
宝宝生病了,惧怕打针,拒绝吃药,一来医院就哭得撕心裂肺,让一家人都觉得心疼无助,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治愈病症,增强孩子体质,又让宝宝喜欢呢?
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儿内一科主任韩树生介绍,儿内一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注重突出中医特色--疗效显著、简单、方便、经济。
一、小儿推拿
具有治疗兼保健的作用,治愈病症的同时能够调和气血阴阳,从根本上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有病治病,未病先防”的目的。推拿过程中,与宝宝的肌肤充分接触,可以使宝贝获得情绪上的满足,感到舒适、安稳和喜悦,更可以刺激宝宝神经系统反应,改善生长发育。
可用于治疗反复感冒、小儿肺炎、宝宝不爱吃饭、不长个、便便干、消化不良、烦热、夜啼等,显著疗效。
二、放血疗法
针刺特定穴位,放出少量血液以达治疗疾病目的。具有泻热、止痛、镇静、开窍、化瘀、消肿等。
常用于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尤其对于小儿发热、咽喉肿痛疗效显著;刺四缝穴,可治疗厌食、积食、百日咳等。
三、拔罐疗法
运用罐具,造成内负压,使之吸附于患处或穴位上,产生局部充血,从而达到治疗病证的一种治法,能促进气血流畅、营卫运行、祛风散寒、舒筋止痛。
常釆用闪罐法,用于治疗肺炎喘嗽、哮喘、腹痛、遗尿、荨麻疹等疾病。
四、刮痧疗法
儿童背部刮痧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排湿、驱寒、排毒的功效。
常用于小儿外感、高热不退等。
五、耳穴贴
主要是利用耳豆刺激耳朵上的穴位,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临床上贴耳豆的作用和功效主要表现为以下:
1、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视力下降的情况,很多青少年存在近视的情况,通过贴耳豆可以减轻患者视力继续下降,尤其适用于假性近视的小孩子。
2、治疗患者的失眠、厌食。
3、可以通过贴耳豆来治愈脸上的痤疮,尤其适用于青少年患者。
4、贴耳豆对部分肥胖的患者可能起到减轻体重的效果。
5、对于某些有慢性胃病的患者,通过贴耳豆也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六、小儿针灸
提起小儿针灸,很多人会心里打鼓:孩子能针灸吗?
答案是:能!
孩子不但可以接受针灸治疗,而且对于某些疾病,针灸的疗效非常显著。
小儿具有肌肤娇嫩、脏器清灵的特点,且无陈年痼疾,对经络腧穴刺激比较敏感,随拨随应,每次取穴4-5针,具有见效快、效果好的优点,较成人更易于康复。
小儿针灸的优势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肺炎、反复呼吸道感、鼻炎、鼻窦炎
2、消化系统疾病:厌食、积食、消化不良、腹泻、腹痛、便秘、小儿肥胖
3、神经系统疾病:小儿夜惊症、头痛、头晕、抽动症
4、遗尿、近视眼也有相当好的治疗效果
儿童保健部
下设儿童群体保健科、儿童生长发育科、儿童营养与喂养科、新生儿疾病筛查科、儿童耳鼻喉保健科、儿童口腔保健科、儿童眼保健科、中医儿科、儿童心理卫生科、高危儿管理科、儿童早期发展科、新生儿科、儿内科、儿外科。该部将儿童群体健康管理及儿童个体医疗保健融于一体,负责全市托幼(托育)机构卫生保健业务指导,开展儿童体格、营养、发育与心理行为、康复、儿童常见病诊治、中医儿童保健等,为儿童及家庭提供全面的、一流的、系列的健康促进服务,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通讯员:儿内一科 王晓飞
||编辑:李瑾
||编排:毕熠
||主编:崔国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