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 ESC 2022: P2Y12在冠心病患者长期抗板治疗中优于阿司匹林
每日毅讯
阿司匹林作为一个有着125年的经典药物,一直占据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首席。然而,近年来,随着诸如HOST-EXAM等大型RCT研究的揭晓。其“抗板一哥”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本届欧洲心脏病年会ESC 2022公布的PANTHER研究,进一步从Meta分析的角度给予了新的证据。
研究者汇总了7项相关RCT试验——ASCET、CADET、CAPRIE、DACAB、GLASSY、HOST-EXAM 和 TiCAB研究,总共纳入了有来自欧洲、亚洲和北美492个中心的35,752名冠心病患者 (平均年龄64岁,22%女性),大多数为稳定性冠心病或者ACS患者度过了PCI后的双抗治疗期。具体而言,大多数患者(60.6%)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其余患者为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患者。超过一半(54.9%)有PCI手术史,10.6%有CABG手术史,4.4%有两种手术史;30.2%从未接受过血运重建。最终纳入的研究人群由 24,325名患者组成,其中12,178人被分配接受P2Y12抑制剂单药治疗(氯吡格雷62%或替格瑞洛38%),12,147人被分配接受阿司匹林单药治疗。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557天。主要疗效终点是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复合终点。关键次要终点是大出血和净不良临床事件(NACE)。其他次要终点评估了主要结局的各个组成部分、全因死亡、确定和/可能的支架血栓形成、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和胃肠道出血。研究结果显示:主要疗效终点发生在P2Y12抑制剂组和阿司匹林组分别为5.5% vs 6.3%(HR 0.77;95% CI 0.66-0.90)。接受P2Y12抑制剂和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分别有1.2%和1.4%发生大出血,差异不显着(HR 0.87;95% CI 0.70-1.09)。结合疗效结果和大出血,P2Y12抑制剂的净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显着降低(6.4% vs 7.2%;HR 0.89;95% CI 0.81-0.98)。
“毅讯点评”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CAD的二级预防领域P2Y12抑制剂(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至少可以是阿司匹林重要的替代药物,而且近期的结果显示其疗效甚至全面优于阿司匹林,且不增加出血,在净不良事件方面也更有优势。相信后续的相关指南会根据HOST-EXAM和Panther研究的结果对冠心病长期抗板治疗方案的药物推荐作相应的修改。
参考文献:
https://www.acc.org/Latest-in-Cardiology/Articles/2022/08/27/10/53/mon-836am-PANTHER-esc-2022?utm_source=accupdate&utm_medium=email_newsletter&utm_campaign=accupdate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高血压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扫码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