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导致肿瘤增大和转移?
听说穿刺会导致癌细胞扩散这是真的吗?
先别焦虑,其实,穿刺导致癌细胞扩散的说法是谣言!
01、常见的穿刺方式
穿刺活检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配合完成。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有CT引导和超声引导下穿刺两种。超声引导更适合浅表淋巴结和腹部的一些器官如肾脏、肝脏等;骨骼、肺脏一般采取CT引导方式。
举例,以CT引导下肺部肿瘤穿刺活检为例:让患者平静地躺或趴在CT扫描床上,对病变区域进行局部CT扫描,确认肿瘤的位置后,设计穿刺到肿瘤的路径和穿刺到肿瘤的哪一个部位,然后用穿刺针进行穿刺。在穿刺时会打麻药,患者不会感到非常痛苦。
部分患者认为穿刺活检会造成肿瘤的转移而心存顾忌,但事实并非如此。
02、穿刺不会导致肿瘤转移
因为目前各种穿刺活检的针,都有类似的圆珠笔收缩功能的套管保护。在CT引导下,将整个穿刺活检针穿入人体,快要碰到肿瘤的时候,就会停下来,然后按一下开关,套管里面的针芯就会弹出来,扎入肿瘤;再按一下开关,针芯就会缩回套管。在拔出来的过程中,携带肿瘤组织的针芯一直是在套管里面的。
通俗一点来说,穿刺针的操作像我们平时使用圆珠笔一样:先将笔头贴到肿瘤表面后,一按开关让里面的笔芯穿刺到肿瘤里面;取材结束后“笔芯”会直接退回到圆珠笔的外壳中,从源头上隔绝了肿瘤细胞和外界其他组织的接触,防止外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肿瘤细胞的针道种植和人为播散。
并且,即使存在肿瘤细胞外漏,也不意味着会形成转移癌,临床上概率是极低的。有研究表明,约有50%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中存在恶性肿瘤细胞。癌细胞虽然可以进入血液,但难以在血中存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将其杀死或杀伤。
再者,穿刺活检之后会进行常规治疗,肿瘤扩散转移的风险是可以通过治疗来抵消的。要知道,治疗放着不管迟早也是会转移的,与其为了一点点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险拒绝穿刺,不如及早治疗,才是收益最大化的方案。
“可我明明穿刺后发生了远处转移,难道不是因为穿刺引起的吗?”。
当然不是,其实大家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即肿瘤自身的发展。癌细胞是一种全身疾病,无论穿刺与否,随着病情的进展,癌细胞都可能会扩散、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与穿刺没有直接关系。
结论
穿刺并不会引起癌细胞的扩散、远处转移。
肿瘤患者进行活检穿刺是目前的常规检验手段,病理检查才是疾病确诊的金标准,其他检查如血液生化、影像学检查只是辅助手段,只能得到“疑似”“大概的结果”,穿刺检查具有其他检查无法替代的检查价值。
通过病理检查确诊后,医生才能根据分型结果更好地指导用药治疗,找到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4种情况需要穿刺活检 病理组织检查是诊断癌症的金标准 ,患者只有进行穿刺活检后才能获得病理诊断,肺癌也不例外。 肺癌患者最常见的检查就是肺部CT,但仅凭肺部CT检查结果是无法诊断肺癌的。此时就需要通过穿刺获取肺部可能癌变的组织进行检验。如果最终的病理组织检查出存在癌细胞,才能诊断患者患有肺癌。
当然,穿刺的作用远不止于此,这些情况同样需要穿刺活检来帮忙:
1. 初诊初治,需要活检组织明确病理诊断;
2. 原发灶不明,需要活检组织做肿瘤分型检测;
3. 选择靶向治疗,需要活检组织做基因检测;
4. 治疗无效或耐药,需再次活检明确病理及基因突变。
文章来源:肺癌康复圈
本文由医世象 夏日整编,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期完——
我们致力于肿瘤领域的科研成果报道,以及科普知识的传播; 关注于肿瘤预防、早筛早诊、治疗以及康复管理等肿瘤全生命周期管理 为医生、患者以及相关人员提供最新的实讯; 为医学惠民贡献一份力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