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琼日志 | 以爱之名,“疫”路将爱延续
编者按
8月14日,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带领援琼医疗队奔赴海南抗疫一线。援琼期间,一些队员用文字记录下了他们在海南的工作和生活。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书写着队员们的勇毅与柔情。
“方舱‘当阿’娃系列活动” 给三亚小朋友患者带来欢乐
小朋友们说想要画画,陈敏老师找来油画棒,让他们大显身手。不一会儿,一幅幅充满童真的画就展示在大家面前。小朋友们开开心心地向大白们展示着他们的作品,并认真地为我们讲解其中的含义。稚嫩笔触下的画表达了孩子们对大白的喜爱与感恩,也表明了他们与病毒抗争的决心。
随后,我们为小朋友们设置了“仁济童画”墙,用来展示他们的作品。希望这一份童真的美好能感染更多的人,散去阴霾,为人们带去阳光。
“一二三木头人”,一群小可爱沉迷在游戏中,奔跑打闹,即使舱外风雨肆虐,雨伞被狂风掀了个底朝天,丝毫没有影响到孩子们。小朋友们更懂得专注当下,所以他们总能轻松获得快乐。为了减少疫情对小朋友的影响,我们医疗队的各位老师也是绞尽脑汁出谋划策。举办各种益智类的小游戏,如讲故事、萝卜蹲、唱歌、跳舞等等,同时给予一些小奖励,比如糖果、火腿肠、饮料、饼干……虽然每天活动的时间有限,但是她们可以开心很久很久,同时我们也因为他们的欢声笑语而感到幸福。
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是第一次夜班巡视病区患者时,看到一个9岁的小朋友蜷缩在被子里安静入睡,不哭不闹。我想对他来说,这时候被子的温暖就如同妈妈的怀抱吧。为了缓解小朋友与家人分离的焦虑情绪,我们也针对独自住院的小朋友进行交接班。每班的老师都认真仔细地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给予照顾,让小朋友们感受护士姐姐们的温暖和关爱。阳光总在风雨后,宝贝们,你们只管勇敢前行,我们为你们保驾护航,做你们坚强的后盾。加油宝贝!你们真的很棒!
下午四点,方舱里最受小朋友欢迎的活动准时上线了!按照计划,今天的主题是折纸。
千纸鹤、小船、鲜花、小狗,小兔子……舱内的医护人员纷纷变身手工老师,开启了折纸课堂。别看大白外表“笨拙”,一张张彩色纸张在他们灵巧的双手中,跟变魔法似的,让小朋友惊叹连连。
一边是自由创作,可以激发小朋友的想象力,而另一边则是紧张十足的纸飞机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得更高更远!飞扬的纸飞机承载着孩子们的欢笑,也承载着我们对三亚的祝福!
疫情无情,舱内的生活或许无趣。但希望孩子们能记得这短暂的快乐时光,也让小朋友的欢声笑语感染其他人。阴霾终将散去,阳光就在前方等着我们。
了不起的“男丁格尔”
去过武汉雷神山,大上海保卫战中在医院感染楼持续奋战66天……手术室男护士吴德标是抗疫经验颇为丰富的老将。这一次,他又积极报名,从曾经的感控人员,成长为如今的护理组长,用自己的实战经验带领大家在舱内开展各项护理操作,同时为舱内患者的生活物资需求做好保障工作。问起小吴,为什么照片都是背影,他说:“每一次‘出征’的机会,都是党组织对我的考验。每一次抗疫归来,都让我对护理事业更加自豪。背影是我们胜利离开时的印记。”
同样来自手术室的男护士马志强在三亚第三方舱化身“超人”。作为院感组的一员,严防死守“入口”与“出口”,为每一位方舱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驾护航。小马为了这次支援三亚延后了婚期,未婚妻同为一位医务工作者,他们深知只有“大家”得平安,才能“小家”得幸福。祝福这对双双支援抗疫的“90后”夫妻,婚礼延期,爱不延期。他们都是平凡的一员为守护祖国奉献一份属于自己小小的力量,三亚加油!
来自南院区的黄斯敏,不仅完成舱内护理工作,即便全身湿透、腰酸背痛,也毫不退缩,积极承担起团队里的一些体力活,比如搬运物资,分发物资、转运病人等,成为支援队中的骨干角色。从实习到工作,六年中他见到过许多脆弱,也见到过更多坚强,“仁术济世”的精神,一直印刻在他的心里,只要有需要,他必定抢先上前线勇做急先锋。因此,他见到了最好的自己,一直平凡,却不平庸,能量虽小,却拼尽全力。
硬核的“海南闽语”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连日来,经过医护人员和三亚人民的共同努力,在三亚市第三方舱医院,由仁济医院负责的B2区迎来了患者出院小高峰。病区里老人多、小朋友多,讲方言的更多,语言交流成了健康宣教的一大难题。但这难不倒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护理勇士们,他们早有准备。
在舱内印发和张贴各种文字版宣教内容,文案表达准确到位,解答大家关注的问题;录制硬核的“海南闽语”方言版宣教,宣传防疫知识,倡导患者们从自身做起,戴口罩、勤洗手、个人物品常消毒……这些举措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也精准传递了抗疫信心与力量,老百姓入耳又走心。
仁济护理人谨记党委书记郑军华的要求:每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既要有温度也要有力度。讲方法、讲感情、讲科学,在得到患者好评的同时,也收获了十封表扬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