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南月敏教授: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策略

2022-09-05 18:54   肝胆相照平台

当前,我国肝癌五年生存率较低,提升肝癌5年生存率,任重而道远。针对慢性肝病人群采取有效的监测,预防肝癌发生、预防肝癌复发,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措施。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核苷 (酸) 类似物 (NAs) 和干扰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国内外指南对于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均已逐步放宽。2021年,中国慢性乙肝领域首个原研的口服抗病毒药物--艾米替诺福韦 (TMF) 上市,为广大慢性乙肝患者带来新选择。我们欣喜的发现,中国肝病/感染领域的研究进展、诊疗理念等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为帮助学界和业界同仁及时了解最新、最热的肝病领域学术研究进展和动态,北京医药科学技术发展协会联合肝胆相照平台特别打造全新栏目——“沐语新声”。

“沐语新声”第九期,我们聚焦肝细胞癌(HCC)的二级预防,特邀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南月敏教授进行观点分享。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肝胆相照

在2021年,《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重磅发布,为肝癌的预防提供了科学指引,那么,这部《共识》出台的背景及意义有哪些呢?

南月敏教授:为规范原发性肝癌危险人群的有效预防、早期筛查及诊断,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依据国内外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学、发病机制、诊断技术、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尤其是适应中国国情的研究成果,制定《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2021年版)》。

HCC一级预防的目标人群是普通人群;二级预防的目标人群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及其他慢性肝病人群;三级预防是对已发生HCC并行根治性治疗的人群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复发,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存率,以提升患者的生存情况和生存比例,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肝癌的二级预防呢?

根据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表的数据,肝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对我国人民的健康危害非常大。我国肝癌的病因主要是慢性HBV感染。在肝癌人群中,HBV感染导致的肝癌占到86%以上,其他病因,如HCV感染以及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导致的肝硬化也是发展为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以HBV感染为主的肝病人群中,特别是肝硬化人群中加强筛查,可以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发现早癌人群,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以实现根治,改善患者预后。

于是,我们制定《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2021年版)》,这也符合我国“健康中国行动 ”以及《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切实落实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升目标。

当前,我国肝癌五年生存率较低,提升肝癌5年生存率,任重而道远。针对慢性肝病人群采取有效的监测,预防肝癌发生、预防肝癌复发,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措施。

肝胆相照

在您看来,对于HCC的二级预防,最重要的预防策略是什么呢?

南月敏教授:HCC的二级预防,既然目标人群是慢性肝病人群,最重要的预防策略就是针对这些肝病的治疗。

慢性肝病人群会经历“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应该及早开展针对病因的治疗。针对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来说,就是抗病毒治疗。

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再结合患者是否存在慢性炎症,是否有明显的肝纤维化、肝硬化来进行抗炎、抗纤维化、抗肝硬化的治疗。

在针对病因和抗炎、抗纤维化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及早的监测,以早期发现肝癌病例,也是二级预防的重要方面。

国家卫健委今年更新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指南中对肝癌患者,也同样提出了合并HBV、HC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特别是HBV感染人群,抗病毒治疗是减少肝癌发生和复发,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

肝胆相照

目前在慢乙肝抗病毒领域,有哪些新药可用呢?

南月敏教授: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很多,由我国原研的口服乙肝抗病毒药物艾米替诺福韦(TMF)也于2021年上市。

提到替诺福韦,大家都非常熟悉,此前有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TMF是在替诺福韦的基础上,进行甲基化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脂溶性,加快了跨越细胞膜的透过速率,从而帮助药物更快的进入肝细胞,从而发挥更强的抗病毒作用。

而且,TMF在血浆中的稳定性更佳,可以更好的发挥抗病毒作用,同时减少对骨代谢和肾脏的不良反应。所以,TMF是在保证效果的基础上,降低了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57201662161496855

TMF96周数据

肝胆相照

在您看来,TMF的上市对我国广大慢乙肝患者而言,有哪些意义呢?

南月敏教授:众所周知,HBV是我国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重要病因,国产原研抗病毒药物的上市,可助力我们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公共威胁,值得推广。

能够以自己原研的药物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期待在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及时、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实现HBV DNA最大限度的抑制,从而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威胁,使我国慢乙肝临床治疗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当然,我们也希望广大的医务工作者能更好的应用这些优秀的一线抗病毒药物,帮助患者实现最大程度的获益,减少慢性HBV感染及其疾病进展给患者带来的家庭生活、工作以及心理的影响,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

80591662161497077      

南月敏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高端人才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师协会第一届肝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学/传染病学分会常务理事

▪河北省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河北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一、第二届主任委员

▪河北省医师协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北省免疫学会感染免疫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肝脏病杂志副总编辑 /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副总编辑

▪Frontiers in Oncology 副主编

▪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26项/获河北省科技奖16项

▪发表SCI、中华系列/核心期刊论文26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13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肝癌,肝病,治疗,预防,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