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医者 | 仁心注定成医者 花开疫散再启程——记江苏省第六届“百名医德之星”黄铭
他们敬佑生命,守护初心
他们救死扶伤,以德为引
他们甘于奉献,勇于担当
他们大爱无疆,默默坚守
……
近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将陆续展示第六届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第六届无锡市“十大医德标兵”、“百名医德之星”的事迹,已进一步强化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激励广大医护人员敬业奉献、服务人民,继续冲锋在前、顽强拼搏。
聆听医者故事 感悟榜样力量
今天,小编将带大家走近第六届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黄铭。
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团队负责人,10年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黄铭副主任医师专注于急救与重症医学专业,守医者仁心 、担党员使命,全心全意守护百姓健康。
仁心注定成就医者
“小时候,我就喜欢闻药瓶的气味,它对我来说就有着一种特殊的吸引力,所以从医这条路也是命中注定。”在从医的这条路上,黄铭是如此的执着和坚定,高考填报的所有志愿都与医学有关,最终如愿以偿成为大连医科大学本硕连读的一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她,毅然奋战在高危高风险的“前线”,先后在重症监护室、抢救室、急诊内科、观察室等多科室锤炼,逐渐成为了一名重症急救的专家。
“当时为什么要选择医生这个行业,其实很简单,就是治病救人。不管是来什么样的病人,我通过我的手段可以去帮助她,不管是心理帮助还是身体上的帮助。”黄铭说。
带头冲锋全力战“疫”
2020年,作为江苏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黄铭亲历了武汉的“战疫时刻”。在前线,这位瞒着父母毅然出征、重症救治技术过硬的“小仙女”,成为了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团队的副组长。
“去武汉的前一个晚上,我想到了很多种可能,感染新冠,或者说人可能就回不来了这种想法,但是去了之后我就觉得很好,好多女同志大家都把头发给剪了,所有人都剪了一个寸头,剪完之后大家就觉得我们是一个团体,然后我们非常坚定,非常专业,我们什么都不怕,所以去了之后反而还是比较安心的。”
援鄂期间,黄铭同志用自己的所学所长,沉着冷静开展技术操作,用自己的医者仁心关怀宽慰患者,真正用自己所言所行践行医者的真谛。在她看来,从无锡到武汉,只是战斗的地点不同,治病救人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由于接管的重症病区患者平均年龄较大,大多数有既往基础疾病,同时病区患者中危重症比例高达24%,救治难度之大显而易见。
道阻险长,行者将至。在无锡医疗二队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从2020年2月9日到3月31日,无锡队在光谷院区创下“6个第一”:
第一个设立24小时防护班;
第一例经皮气管切开术;
第一例床边72小时连续CRRT(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第一次帮助兄弟医疗队完成经皮气管切开;
第一例胸腔闭式引流;
第一例完成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
经过51个日日夜夜的战斗,无锡队病区全面“清零”,患者住院天数比光谷院区平均天数少了整整5天,展现了不一样的“无锡力量”和“无锡速度”!病区也收获了“模范病区”的光荣称号,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付的重任,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号召。
黄铭凭借援鄂期间出色的工作表现先后荣获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江苏省卫生健康委“记功”奖励,获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湖北省人民政府评为新时代“最美逆行者”称号。
重返岗位重新启程
历经前线锻炼,黄铭重返急诊一线岗位,不断磨砺成长蜕变,如今已经成为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团队负责人之一,带领EICU团队进行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康复工作,在她的带领下,年轻医生和护士得到较大的提升,迅速掌握多种抢救重症患者技能。
2021年,作为一名基层医务人员,黄铭第一次参加了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会上,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政府对老百姓医疗服务的重视。参会期间,她认真学习党代会精神,提升参政议政能力,重点在自身工作的重症救治及老年人关爱方面提出了代表建议。
她说,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坚守党性,忠于信仰,特别是在面对外界的诱惑时,要做到不为所动,牢记自己选择医生这份职业时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将自身所学所见应用到临床中,为追求百姓健康做出自己踏踏实实的努力,是一件值得让人终生奉献的高尚事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