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的自白 | 我一边考虑死亡,一边努力生活
“很好,你减药后的情况挺稳定的,可以准备停药了,刚停会有些反应,你注意......”
这大概是每一位抑郁症患者最想听到的一段话。
但是,因为疫情和随之而来的不可控变化,很多人,都经历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导致心理方面产生或多或少的隐患,而那些本身患有抑郁症的人,情况更加明显。
最近,我们收集了一些抑郁症患者分享的有关他们的故事。
疫情给我带来的最大影响,可能是隔离造成的断药
我是在深圳工作的湖北人,一个抑郁症患者。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疫情会这么严重,更没有想到,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会面临断药的情况。
当时我已经连续吃药3个月,且顺利熬过了药物副作用带来的最难受的阶段,突然的断药,我不清楚自己的情况会不会更加糟糕,毕竟我再也不想经历吃药前那种痛苦感觉了。
为了以防万一,我开始在网上购药,因为疫情这里的快递全部停了,只能走邮政。然后我断药了,整整3天,躺在床上,从白天到黑夜,每天刷几十遍物流消息,打几十遍客服电话,除此之外我什么也干不进去,只想躺着,不想说话,不想动。下单、拿药,整个过程下来用了12天,当我重新开始正常服药后,我终于重新做回了正常人,原来好好活着,是这种感觉。
现在回想,之前断药的影响,并没有疫情在家那么大,在此之前,因为讨厌吃药,我还曾故意停药过,但疫情那段时间不知道是怎么了,我好像魔怔了一般,没有药就活不下去了。
但这件事终究是带给了另一个好的影响,那就是,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逃避吃药了。而我也更加体会到,单靠自己真的对抗不了抑郁。
我就像大海里的一只风帆,随风漂泊却始终握不住手里的船桨
越大的事件中,个人能做的事情越少,我们就像大海中的一只风帆,但无论再动荡,都不要忘记,将浆永远握在自己的手里。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上985,去留学,按照计划继续读博士......本应是美好又光鲜的未来,但是这一切却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5月份我匆匆毕业,高价钱抢到回国机票,然后仓皇逃回国内,然后找工作、不停地找、不停地碰壁。
整个6月,在改简历、面试、被拒绝中无限循环,我一度怀疑自己:我真的优秀吗?父母花那么多钱培养我,送我出国,可是结果呢?连一份合适的工作都找不到!或许我就是个废物吧......后来,父母也开始旁敲侧击地问我,面试的进度,我彻底崩了。白天假装出去面试,其实坐在公园发呆,一坐就是一整天,晚上回来后,睡不着。父母、亲戚、朋友们的关心,让我越来越烦,我甚至觉得她们是不是专门来看我笑话的,他们会不会在背后说:“看,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出去留学又有什么用,不还是不如谁谁谁家的孩子,普通本科毕业,进了国企单位,拿到了铁饭碗!”
最严重的时候,我站在楼顶,想一跃而下,我一边想要死亡,一边想要活着,不停挣扎,不停慰藉自己,看看医生吧,看一看或许就好了。
后来就是确诊,吃药,居家康复,然后在父亲和师兄的帮助下,重新给自己做职业规划找工作,中间种种艰难不再赘述。
在重新梳理个人经历和能力的过程中,我终于承认,在职场上,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降低标准果然顺利入职,并逐渐上手了新工作。
疫情让我的人生计划拐了一道弯,在新的旅途上,我迷茫过一阵,但幸好,身边有父母亲友,更感谢不忍心放弃的自己。
一边考虑死亡,一边努力生活
当跟父母角色反转,原来,我才是考虑更少的那一方。
国庆长假前,爸妈听表妹说,抑郁症多旅游比较好,在他们的坚持下,我跟着他们随便选了一个地方,就出发了。
从小到大,我跟父母都不怎么亲近,更没有跟他们一起出去玩过,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自己不是他们的亲生孩子,被诊断为抑郁症之后,我跟他们说我病了,他们说我矫情,我说我要看病买药,他们说我没事找事乱花钱。
这次出去其实也没有很开心,他们很节省,非要住快捷酒店;不懂提前查攻略、定路线,三个人一起花了很多冤枉钱。而且,因为父母什么都不懂,我被迫半途担起“大家长”责任,重新安排行程,操心的事情特别多。
另一方面,这也是我成年以后,第一次跟父母呆在一起,认真交流超过2小时,然后我发现,他们不懂的真的很多。不喜欢看手机屏,不会用百度搜索,不知道网上就可以买药,当然,更很少看过关于抑郁症的科普。他们不是不理解,他们是真的不懂,抑郁症真的是个病。
那我跟他们解释过吗?并没有,我们之间关于抑郁症的沟通,都超不多三分钟,然后就会以他们说了“不中听”的话,我怒而挂电话告终。原来,他们也不是没想过去了解,只是,他们了解的对象是,家里的亲戚,自己的同学,还要悄咪咪地去咨询。
小时候,我发烧难受,妈妈会跟我解释,是因为我吃冰棒吃多了,会给我买退烧药,现在,我得了抑郁症难受,我是比他们知道的更多的那一方,我却总希望他们来跟我解释,他们来治疗我,却从来没考虑过,他们是真的不懂。明明,父母始终是把我放在心上的,当他们听说“旅游能治抑郁”,一贯节省不爱动的他们,也带我出来旅游了。
我痛恨自己,为什么就是做不到积极阳光!
一开始,它好像没什么效果——好像没有哪片药或哪次治疗特别有效果——但最终证明,治疗是有帮助的。
八年前,我得了产后抑郁,然后开启了漫长的对抗抑郁症之旅。我努力想做一个好妈妈,但很多时候,我真的做不到。我经常会感到悲伤、无力、愧疚、想自杀、各种情绪,我特别敏感、多愁善感,有时候我真的很痛恨自己,我为什么就不能积极阳光一点,给女儿做一个好榜样。
去年第三次复发之后,医生再三跟我强调,一定要好好吃药,定期来做心理治疗,不然,我很可能再也好不了了。我不能接受这样,于是终于开始当一个听话的患者(是的,原来我经常擅自停药)。
买了一个小黑板,专门记每天的药名和片数;跟女儿约定,每天走路送她上学,陪她去逛商场,如果我不出门,她可以不叫我“妈妈”;心理治疗一次都不落下…
总之,一切医生建议的,说可能对病情好转有帮助的事情,我都逼迫自己去做,即使我觉得它没什么用,即使脑子里经常想“就这样吧,不会好了”——当你只去做,不去想有没有作用,有没有意义的时候,疗效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我甚至已经做好,可能一辈子都好不了的心理准备,但是上个月,我的主治医生告诉我,我情况有所好转,可以把药量减一点!虽然只是减一点点,它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我现在相信,抑郁症是可以治好的了,我会变成一个正常的好妈妈!
抑郁症带来的痛苦,大概只有同为抑郁症的病友才能真正感同身受,所以,抑郁症患者的分享往往会带来力量,尤其是好的消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