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也必将锐意进取,团结协作,为保障广大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和我市及周边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重大抢救
(一)主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死而复生”
由我院.心脏外科牵头,心脏急诊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手术室、心脏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协助完成的主动脉根部瘤破裂患者的联合救治是其中一个案例。
患者,男性,40岁,因“心源性晕厥”紧急住进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给予抗凝药物口服治疗,并于2021年9月14日紧急转入我院,当时患者已经出现休克状态,生命悬于一线。我院急救绿色通道紧急为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同时进行ECMO置入术方案治疗,造影中发现患者心包积血,考虑患者为主动脉夹层,患者循环不稳定,此时已经没机会进行主动脉CTA明确诊断,继续给予升主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患者主动脉根部瘤。
千钧一发之际,心脏外科紧急联系手术室多学科联动,建立绿色通道,在手术室及心脏急诊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等各科室人员共同努力下,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准备出一间手术间进行手术,麻醉医师及手术护理人员全体上阵迅速完善麻醉及术前准备。因时间紧急,手术中先建立体外循环维持患者脏器的供血,稳定生命,再开胸探查寻找病因进行手术,术中见到患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心包大量积血致心包填塞,在心脏外二科程前进主任医师带领下,给予患者进行Bentall+升主动脉置换术,手术进行了6个小时并获得了成功。术后患者被送到心脏重症医学科进行严密监护,科室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因为患者心包填塞时间比较长,血压低,术后肾功能衰竭给予行CRRT透析治疗。最终在多个科室专家、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治疗,患者病情恢复顺利,于11月9日健康出院,与家人团圆。眼看着一个摇摇欲坠的生命,硬生生地由我院医护人员从鬼门关又拉了回来。
该名患者的起死回生,充分彰显了心脏外科及多学科团队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应急处置能力,快速运转的工作效率,高度默契的团队协作。患者为心源性休克,是冠心病?主动脉夹层?本身很容易造成误诊。因为患者处于急性心包填塞,手术前没有更多时间和时机进行明确诊断。另外,患者服用的抗凝药物对手术止血带来巨大的挑战和风险。紧急状态下时间就是生命,只有分秒必争,抢救患者的生命才有希望!正是在以上几个非常不利的严峻情况下,心脏外科及多学科团队,实施多部门、多学科密切配合,本着紧急状态下以抢救患者生命为先,打破常规手术流程,最终成功抢救患者生命,充分体现了我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担当和“一切为了大众健康”的服务宗旨。
(二)急性颅脑盲管伤-多发性大脑挫裂伤、粉碎性颅骨骨折等患者的“九死一生”
2022年2月4日,正是农历大年初五万家灯火团圆之际,而患者高某被紧急送来我院就诊,此患者系眼球爆炸伤(眉心旁开0.5cm处高压气枪所致),脑组织从伤口处流出,确诊为急性颅脑盲管伤-多发性大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颅内积气并多发异物,多发粉碎性颅骨骨折,颌面部爆炸伤,眶内侧皮挫裂伤,眼球破裂伴有眼内组织缺失,尺骨茎突骨折,手指多处骨折等,患者情况万分危急。
在医务处孙强副处长的召集下,我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区、眼科、耳鼻喉科、颌面外科、创伤骨科、重症监护室等多学科专家充分讨论,认为只有尽早多学科联合手术才能挽救患者生命,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手术由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区宋国红医师主刀,赵国栋医师协助,并与眼科胡兆磊医师、麻醉科苗秀美医师、手术室孙召星护士等人协作,经过近12小时(一夜)成功为患者实施手术。手术给予患者彻底清除异物和血肿,由于受伤位置深、范围广,异常艰难的重建患者的硬膜、颅底、眶壁。术后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区与监护室、眼科、康复科、创伤外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等1个月的努力,助力患者渡过再次脑出血、脑梗塞、脑水肿、癫痫、颅内外感染、肺部感染、神经功能康复、眼睛视力和功能的恢复等一个个难关。3月8日该患者出院办理出院。术后半年复查该患者,颅底颅骨及硬膜重建良好,神经功能、眼球视力及活动均恢复良好,未见任何后遗症。
该例患者的成功抢救,参与抢救及手术治疗的所有人员均付出了艰辛而卓有成效的努力。一是颅脑盲管伤我国神经外科医生接触此类疾病较少,要有高超和全面神经外科手术技艺,由于患者受伤位置深、范围广(受伤范围约15cm×10cm×6cm大小),颅内有大小不一数数十枚异物(小的如小米粒大小,大的有2cm大小),一旦残留必将导致颅内感染甚至死亡,给彻底清除创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二是清创后脑组织与外界、眼睛、鼻腔沟通,由于手术位置深在,周围全是重要的神经、血管、器官,重建整个右侧前颅底硬膜、右侧前颅底骨板、额窦封堵、整个右侧眶上壁的过程难度极大,手术风险及失败率均极高,其中光在前颅底修补硬膜时就缝合了几十针,缝合的每一针都十分困难,而且要求不能失误,一旦失败对患者的所有付出均要归零,患者将直接再次面临死亡,术中没有相关的指南和规范可寻,只能按照常规的手术原则,术者坚信尽量做一台不留任何遗憾的联合手术;三是术后经过多个学科1个月的努力,助力患者渡过再次脑出血、脑梗塞、脑水肿、癫痫、颅内外感染、肺部感染、神经功能康复、眼睛视力和功能的恢复等难关,使得一个家庭的顶梁柱重返了工作岗位,从而挽救了一个有三个孩子的家庭。
我院此例病人的救治成功,是多个学科以循证医学为依据,体现了多个学科均以患者为中心的团队协作精神,抢救及时,措施得当,效果良好。标志着我院在救治颅脑贯通伤方面的综合诊疗水平达到了国内和省内领先水平。对再次遇到此类患者具有指导示范作用,有助于制定我院此类患者的诊疗规范,建立此类患者的多学科诊疗制度,造福于患者。
(三)ECMO技术多学科联合救治急性心衰产妇保障母婴平安
我院产科牵头,麻醉科、手术室、心脏外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多学科团队齐心协作,应用ECMO技术联合救治一名急性心力衰竭、围产期心肌病、重度子痫前期、双胎妊娠的危重孕产妇,及时实施剖宫产,保证了母婴安康。
患者妊娠35周,双胎妊娠,近1月反复有干咳症状,并逐渐出现憋喘,伴有咳血丝,就诊当地医院后考虑病情危重,转至我院。我院产科急诊医师接诊后,患者憋喘加重,考虑病情危急,且生命体征及化验结果提示急性心功能衰竭,遂绿色通道收入重症医学科,并汇报上级医师。入重症医学科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急性重度心力衰竭、围产期心肌病、重度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35周妊娠、双胎妊娠。病情极其凶险,治疗刻不容缓,产科满冬梅主任、张凡勇主任立刻组织科室进行全力救治,启动孕产妇心衰抢救预案,救治心衰的同时,需要尽快终止妊娠,但此刻行剖宫产手术,风险极大,术中患者能否耐受麻醉?出血怎么办?术后回心血量增多,心脏能否耐受?一个个难乎其难的问题摆在面前。
患者生命危在旦夕,救治分秒必争,产科联合麻醉科、手术室、心脏外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多学科团队齐心协作,开展了一场与“心魔”的较量。麻醉医师及手术护理人员迅速完善麻醉和术前准备,剖宫产术中患者宫腔大、宫缩差,产科医生及时给予缝合止血,有效避免了产后出血,早产儿转入新生儿监护室,手术快速完成,患者再次转入重症医学科严密监护。因术后回心血量增加,患者心功能差,血压无法维持,一度降至50/30mmHg,满冬梅主任再次组织全院病例讨论,决定给予患者实施ECMO植入术。
团队力量大,专业水平高,经过7个小时的全力救治,患者病情逐步得到控制,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最终在多个科室、多位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病情恢复顺利,于10月29日母婴同时平安出院,与家人团圆。至2022年8月10日,电话随访患者,母婴均安。
此病例为产科首次使用ECMO技术救治危重孕产妇,救治的成功,充分体现了我院危重孕产妇救治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高效的应急能力以及默契的团队协作精神。我院产科作为山东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也必将锐意进取,团结协作,为保障广大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和我市及周边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