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必须要通过采取措施切实筑牢临床护士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做到精准有效管控,以靠谱的医疗服务对患者负责。
近年来,医院输错液、用错药、使用过期药的事件时有发生,如陕西6旬老人被护士输错药后去世、江苏脑炎患儿被输错药后死亡等事件,都是因为护士摆药出错造成的。护士作为临床药物治疗的执行者,任何差错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但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时间紧任务重,很容易因为慌乱、不细心出现摆药错误,有时候也因为护士没有掌握足够的药理知识,为患者用药安全埋下隐患。要想提高护士给药准确率,医疗机构必须要调整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并重视对护士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机构用药安全水平。
调整制度,加强内部管理
无论护士是无心之过还是责任缺失,在患者用药这一环节出现任何错误都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医疗机构有必要通过加强人力资源配置、完善给药审核流程、严格绩效考核,以强制性措施加强内部管理。
加强人力资源配置
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患者病情、工作量、护理人员能力进行护理人力资源合理调配,在药物治疗的高峰,工作量大、工作紧张、操作经手人员多、干扰大,针对给药错误的好发时段实行弹性排班,增强护理人员力量,以降低护理风险。
制定严格的制度
管理上,首先要将制度进一步规范,设立考评制度,同时提升制度的落地性,以提升护士执行用药的责任心。
其次,落实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建立学习型用药错误管理模式,减少用药错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医院可以借助医院信息厂商提供的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支持医护人员快速上报事件、处理事件、跟踪事件进度, 帮助医疗机构创建“非惩罚性环境”的医疗文化,改变护士给药错误上报的态度,有助于医疗机构发现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或减少给药错误。同时促进医疗机构改进流程缺陷,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护理环境。
规范审核流程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完善给药审核流程,严格执行双向核对制度,包括双向核对患者姓名,核对手腕带信息,用药前引导清醒患者自述姓名及其他确认信息,输液卡、加药单、药品的准备与配置均需双人核对、签名。
医院信息系统支持护士打印已提交的摆药申请,给药时,护士可以手持执行单,严格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用药途径、种类、剂量核对等,提高给药准确性,保证患者生命健康。
加强培训,提高人员专业水平
护理人员是医疗、护理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又是患者就医过程的全程参与者、管理者,他们必须要掌握专业的护理知识、药理知识,才能真正对患者负责。
为避免由于缺乏用药相关知识,导致出现用药错误的情况,医疗机构可以定期对护理人员加强相关知识培训。除了做好护理相关制度、规定、操作流程的培训,还应有计划地组织护士进行药物知识培训和用药安全指导,不断更新相关药学知识,进而提高护士药物知识水平和用药安全责任意识,保证用药安全。
护理是实施医疗行为的最前线,也是杜绝用药错误的最后关口。医疗机构必须要通过采取措施切实筑牢临床护士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做到精准有效管控,以靠谱的医疗服务对患者负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