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有了更多更深入的机制研究、更高级别的临床研究之后,肝内胆管癌确定诊疗方案时一定会更加科学、循证性更强,因此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并不断充实和更新肝内胆管癌专家诊疗共识,而这些共识将来也可能作为指南继续向全国发布。
肝内胆管癌(ICC)是原发性肝癌中恶性程度较高、治疗较困难、预后较差的一种类型,占原发性肝癌的10%-15%,仅次于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
肝内胆管癌发病隐匿,首诊发现时多已晚期,缺乏有效治疗方法,部分早期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预后亦远差于肝癌。虽然作为一种重要的癌症,但此前由于国内外对该癌种认识不够深入,TNM分期也在第6版更新后才将其与肝癌区分开来,肝内胆管癌很难像其他常见肿瘤一般拥有属于本癌种的特殊指南。
就在今年,《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之肝内胆管癌诊疗专家共识》的重磅发布,填补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中肝内胆管癌的空缺。在8月27日的共识发布会上,肿瘤医学论坛特邀中国科学院樊嘉院士,介绍此版共识发布的背景和意义,以期推广更为规范和有效的诊疗,让更多肝内胆管癌患者受益。
特约专家
樊嘉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肝脏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复旦中山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国家癌症中心肝癌质控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 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 主任委员、CSCO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FACS、ASCO会员、SSO会员、《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2019年版)》及《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编写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从事肝肿瘤外科临床诊疗与基础研究三十余年,提出我国肝癌肝移植适应证“上海复旦标准”。发表SCI论著57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包括:Cell (2篇)、Nature、Lancet Oncology、Cancer Discovery、Cancer Cell、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Gut等论著182余篇,单篇最高他引1105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2008);作为主要参与者曾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2020)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0余项。荣获:谈家桢奖(2016)、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16)、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016)、中国医师奖(2016)、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全国十大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2012)、上海市劳模(2010)、全国劳模(2010)、世界杰出华人医师霍英东奖(2020)等荣誉称号。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国内外已有一些针对肝内胆管癌诊疗的相关指南及共识,今年1月份卫健委发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但不包括肝内胆管癌,请您谈谈此次撰写肝内胆管癌专家诊疗共识的必要性。
肝内胆管癌诊疗需区别于肝癌,本共识发布基于最新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癌发病率高,占原发性肝癌发病的10%-15%,每年我国肝类胆管癌的新发病例数是4万-6万。由于发病相对隐匿以及肝内胆管癌的特殊生物学特性,因此在首诊发现时往往已经有了淋巴结转移、腹腔重度转移或者全身多器官的转移。对比我们所熟知的肝细胞肝癌,肝细胞肝癌发病时虽然经常可能发现肝内肿瘤很大或者多发,但其导致的肝外转移比例相对较低。而肝内胆管癌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则与肝细胞肝癌不同,因此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肝内胆管癌在发现时常已是中晚期,既往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手段,而如今随着我们对肝内胆管癌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国内外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目前对于肝内胆管癌的病理学、生物学行为特征包括分子分型以及突变靶点,国内的研究也都已经比较深入了,因此在这版共识中,我们引入了对肝内胆管癌的分子分型的介绍,以及针对某些分子分型和靶点的敏感药物的选择。另外,也正因为近几年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的不断涌现,我们才得以根据不同的分子分型和突变靶点来选择精准用药并优化治疗方案,包括与传统的化疗结合的应用,使药物发挥1+1>2、1+1+1>3、1+1+1+1>4的联合疗效。最近一项研究中,吉西他滨+奥沙利铂+仑伐替尼+PD-1或PD-L1抗体免疫药物的联合应用使客观缓解率达到80%,其中PD-L1阳性的患者客观缓解率可达到100%。这表明联合方案能使很大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甚至达到降期可切除的效果,与原来治疗方案和手段缺乏时相比,情况有了极大的改观。
综上,由于最近几年肝内胆管癌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很有必要在此时公布肝内胆管癌的诊疗专家共识。
本次发布会之后,是否有计划如何推广本共识,以更好更快地指导国内肝内胆管癌的诊疗实践?
沿用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推广方案,推进本共识全国巡讲
此前对于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的宣讲和落地推进,我们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而且也确实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原发性肝癌诊疗的指南(规范)是从2011年开始发布的,尤其从2017年后连续进行了三版更新。对于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的全国推广,我们邀请了3400多位讲解专家,在全国260多个城市进行巡讲,覆盖了260多万人群。原先对于原发性肝癌大家谈癌色变,把它称为癌中之王,但通过我们的宣讲,通过治疗规范的推进和落地,目前全国从事原发性肝癌诊疗的中心都能够规范化地推进临床诊断和治疗,使患者大大获益。
因此,对于肝内胆管癌的专家诊疗共识,我们也将同样采取此方案进行推进,进行全国范围的专家宣讲。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一次次的解读,让肝内胆管癌的专家诊疗共识深入人心,而且使各个医学中心能够规范地采取目前最优的治疗方案或选择精准的治疗药物,使患者最大程度地从中获益。
请您结合肝内胆管癌的诊疗现状,谈谈本共识未能解决的困境有哪些。
增强诊疗方案科学性,关键在于积累机制研究与高级别临床研究证据
此版诊疗专家共识基于以往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以及现有的诊疗方案和手段进行了优化和精益提炼,当然也还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肝内胆管癌的深入的机制研究还有待开展;其次,高级别的前瞻性多中心双盲的临床实践还有待研究推进和循证医学证据积累。
未来有了更多更深入的机制研究、更高级别的临床研究之后,肝内胆管癌确定诊疗方案时一定会更加科学、循证性更强,因此未来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并不断充实和更新肝内胆管癌专家诊疗共识,而这些共识将来也可能作为指南继续向全国发布。
本期审核专家:樊嘉
编辑:杜燕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