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病心境障碍的意义在于加重其他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果这些疾病仍未得到解决,则会独立增加死亡风险。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 prostate cancer: a farewell to mind-body dualism
Salvy SJ.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 prostate cancer: a farewell to mind-body dualism. Prostate Cancer Prostatic Dis. 2021 Sep;24(3):587-588. doi: 10.1038/s41391-021-00350-3. Epub 2021 Apr 5. PMID: 33820950; PMCID: PMC8387341.
前列腺癌的心理干预措施:告别到偶然的二元论
如果我们想优先考虑前列腺癌的循证心理干预,我们需要摆脱将这些方法视为与其他“硬”治疗相比“软”的想法。是时候放弃无用的笛卡尔二元论的身心区分了。
十多年前,卫生保健研究和质量机构、国家癌症研究所 (NCI) 和该领域的专家得出结论,针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在癌症治疗中至关重要 [ 1 ]。尽管如此,针对癌症心理和情感负担的干预措施在 NCI 的科学优先事项中仍然被边缘化。对当前 68 项 NCI 资助公告的审查突出了这一差距,只有三个机会侧重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和影响。
Mundle、Afenya 和 Agarwal 在本期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疾病 [ 2] 对接受前列腺癌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稀缺数据提供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总结。使用 PRISMA 清单,Mundle 等人。回顾了过去 20 年发表的前列腺癌试验,并确定了 22 项随机临床试验,包括心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的比较。作者将有效性作为试验前和试验后抑郁、焦虑和痛苦平均得分的百分比变化,并比较了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的变化得分。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接受心理干预的患者在抑郁、焦虑以及总体和癌症特异性困扰方面有更大的改善。n = 7),以及那些专注于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人 ( n = 14)。
Mundle 等人的评论是循证心理治疗发展和完善的一个值得称道的步骤。审查的意义还在于突出重要的知识差距并提出未来的方向。
首先,心理干预的有效性只能参考它们旨在治愈或缓解的诊断和症状来衡量。因此,证明有效性需要对诊断和症状进行精确标记。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 (ICD) 和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DSM) 包括数十种与焦虑和抑郁相关的诊断。然而,正如 Mundle 等人所强调的那样,试验经常将焦虑、抑郁和苦恼视为同质类别。同样,给定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取决于工具是否可靠和准确地捕捉到目标结果的变化。在这方面,不是作为诊断),由于用于区分一般痛苦和对压力的正常反应的工具的主观性和有问题的心理测量特性,对科学评估干预效果只有一点点有用 [ 3 ]。
其次,关于心理干预效果的有意义的结论进一步需要了解干预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哪些成分推动了它们的有效性。此过程的第一步是明确标记和定义试验中使用的干预组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透明度、可比性和可重复性。Susan Michie 和其他人的工作在这方面为行为干预的分类提供了一个原型 [ 4 ]。需要类似的框架和分类来组织和标准化前列腺癌的干预措施,以及更普遍的癌症存活率。治疗成分的透明报告和系统测试对于为循证干预措施的开发和完善提供信息至关重要。
还需要进行严格的研究以了解解释心理社会健康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间关系的机制。除了识别生物标志物和雄激素相关的机制途径外,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了解焦虑和抑郁是否是调节因素,甚至是疾病严重程度的近因,或者其他遗传和环境因素(或其相互作用)是否同时解释了心理困扰和癌症严重程度。还需要更长期的随访来评估心理干预对新癌症的预后、复发和/或预防的可持续性和纵向影响。
最后一个考虑因素涉及治疗结果的异质性以及需要系统地考虑有效性调节因素。自 70 年代以来,“什么对谁最有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心理学家,最近随着预防医学的发展而普及。例如,针对复发恐惧的循证干预措施可能仅对有精神病合并症病史的男性有益;对白人异性恋男性有益的策略可能会对黑人男同性恋者产生不利影响。诊断、治疗以及个人和文化特征之间的拟合优度对治疗实施方式、环境和持续时间的选择具有影响。其他领域的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广泛文献可以开始为这些决定提供信息。
Mundle 及其同事的发现在从稀缺文献中检测功效信号方面令人鼓舞。治疗的有用性是根据所解决疾病的重要性或社会影响、其与其他疗法的比较有效性以及在其他治疗范围之外产生变化的效用来评估的。正如 Mundle 等人所指出的,共病心境障碍的意义在于加重其他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果这些疾病仍未得到解决,则会独立增加死亡风险。免疫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主观睡眠、疼痛和感知的社会孤立往往比客观指标更能预测发病率和死亡率[ 5-9]。在比较有效性方面,认知行为疗法对于许多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与药物疗法相同或更有效,并且没有不良副作用和挥之不去的健康后果。就非重叠效用而言,“硬”治疗的有效性取决于患者对建议的遵守情况,这属于行为和心理干预的范围。支持前列腺癌心理干预有效性的有限证据表明,在开发和完善基于证据的心理干预时,需要应用用于其他肿瘤学领域的科学严谨性;并不是说该领域不值得进行科学探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