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小小一根拭子棉签,居然有毒?做完嗓子疼,真不能赖它

2022-08-29 15:21   常笑健康

做完嗓子疼,真不能赖它

“致癌剧毒环氧乙烷”,

“携带莫吉隆斯纤维”,

“含有DARPA水凝胶”

“含有Theragr ipper纳米芯片”,

……

这不是在报菜名,这是有关核酸检测的谣言,一连串吓人的名头全都冠在了小小的拭子棉签上。还把核酸和癌症挂上了钩,信誓旦旦说今年全国鼻咽癌和喉咙癌患者会激增,尤其是上海地区。

想出这样谣言的人,真是其心可诛!

87191661728517189

采样拭子真的冤枉

采样拭子看起来像棉签,但它其实不是棉签,它的材质是聚酯或者尼龙纤维,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牙刷比较类似。难道刷牙也会得癌症吗?

97771661728517240

所谓荧光探针,是之后检测要用到的东西,不会捅进喉咙里。拭子的生产过程中不会使用环氧乙烷消毒,更没有残留。

至于水凝胶、莫吉隆斯纤维、纳米芯片什么的,更是一派胡言了。前两种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纳米芯片多少钱?拭子又多少钱?如果拭子还得搭载这么高科技的东西,那真做不起核酸了。

拭子其实很单纯,就像等待化妆的素颜,它没有化学残留物,这样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一些居心叵测之人硬把它污蔑成剧毒之物,实在是冤枉啊!

18171661728517304

做完嗓子难受,

是为什么?

有些朋友如果每次核酸后都觉得咽部以及鼻子不舒服,可能是咽喉部位或鼻腔比较敏感,难以忍受喉咙有异物感,而有些人容忍度比较大。

还有一种可能是,有些人在采样的过程中,想保证采样的质量,就会将采样拭子往里探,寻找扁桃体,这一举措就会刺激到喉咙,出现呕吐的情况,但这种情况过会儿就会好转。

咽喉癌和鼻咽癌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很低,而且和大多数肿瘤一样,发病的原因至今不明。至于“今年之后,全国咽喉癌和鼻咽癌患者剧增,特别是上海”的传言,目前没有科学证据支持采样拭子和癌症有关。

采样拭子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使用体验,质地柔软细密,对鼻咽部的刺激非常轻微。现在大白的手法也很轻柔,轻轻刮一下就完成了采样。真要说刺激口腔黏膜的话,吃饭喝水,哪个不比这个刺激大?

即使偶尔有个别采样人员“下手比较重”,给人造成短暂的不适,这种不适感也会较快恢复,不至于影响身体健康。

74771661728517353

18171661728517304

这些话,别信!

除了妖魔化采样拭子,还有什么谣言呢?

“口罩用前抖一抖,抖掉致癌物”

听着是挺唬人的,但也是谣言。

这里的“致癌物”指环氧乙烷,是一种优秀的灭菌消毒剂。它确实能致癌,但我国有严格的标准, 工业生产的用量非常安全。更何况,环氧乙烷极易挥发, 都不用等送到你手上,自己就先跑光了。

“抽烟喝酒防新冠”

“酒精杀毒所以喝酒不会被感染”,“抽烟会在肺泡形成保护膜”……诸如此类的言论,真是引人发笑。

抽烟只会降低抵抗力,喝下去的酒根本就不会经过肺,更别提杀菌了。

讲个笑话,大量的烟酒会先致人死地,人都没了,自然不会感染了。

“抗原检测可以代替核酸检测”

这是错误的。很多人觉得,自己在家就可以完成抗原检测,显然更方便,于是就不想再做核酸检测了。

但是,核酸检测仍然是确定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 抗原检测只是补充手段,它不能替代核酸检测。

事情一多,难免有些坏人利用人们喜欢唱反调的心理,开始作妖。但谣言止于智者,我们保持理智思考,他们就永远不会得逞。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谣言,采样,刺激,喉咙,环氧乙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