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有关高度近视配眼镜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处理原则,希望都够让更多的高度近视的朋友知道怎么配眼镜。
高度近视的配镜原则和注意事项
昨天,我一个朋友,她说要重新配一副眼镜。我这个朋友有点特殊,因为她的度数比较高,一只眼镜接近900度近视,一只眼睛也是800度的近视,而且双眼都有近200度的散光。
她特别的盯嘱交代,这次一定要改变一下风格,尝试一下突破自己,她说她想配那个大圆框,现在最流行的那种,各种视频网店直播火的一塌糊涂的金属大圆框。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找了几张图片,大家自行看一下就知道了,现在身边很多人都在戴这种镜框。
是不是很可爱?很女生都非常的喜欢!
但是,我直接拒绝了她。我对她说,如果你执意要配这种大圆框的话,那么不要来找我配。你自己偷偷的去其它地方配,或者网上配了就是了。配了之后不要让我知道,要不然我会很难受,就像是健身教练见不得学员偷吃肯德基麦当劳一样。
经过这件事情我就在想,按道理说这些高度近视的人,他们肯定戴过不止一副眼镜了,有些都可以说是半个行家老炮了。他往验光室里一坐,先要干什么,后要干什么,所有步骤一清二楚。但是,为什么还有很多高度近视的朋友对于自己的处境,以及配一副合适的眼镜这么的不在意,甚至有一点漠然。
所以我就很想写一篇有关高度近视配眼镜的注意事项,和常见的处理原则,希望都够让更多的高度近视的朋友知道怎么配眼镜。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高度近视的配镜问题,那么它相对的就是中低度近视。高度近视眼和中低度近视眼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他们的根本区别就是眼轴的长度不一样。
高度近视眼球拉长,相对突出来
高度近视的根本是眼球过长
好了,上面图片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高度近视的眼球长度比中低度近视的眼球更长,看着也更突出来。
所以你看到很多的高度近视的人,他们把眼镜取下来的时候,眼睛都非常的突就是这个原因,其实并不是戴眼镜戴的突出来的,这和眼镜没有任何关系,这里面很多人都有误解。
高度近视眼轴增长,眼球突出
高度近视的人他的眼轴是拉长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像无形之中有一股牵引力牵扯着眼球。
因为眼球拉长的结构改变,会带来很多的并发症,这也是我们平时经常讲的近视的并发症。这些近视的并发症和眼轴的长度是直接关联的,并不是说中低度近视就没有近视的并发症,只是因为中低度近视的眼球结构改变很少,眼轴长度比较正常,所以它的并发症相对很少。高度近视因为眼轴过长,所以会有很多的并发症。
一般的中低度近视,我们只需要配个眼镜就是了,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并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高度近视了,我们就要警惕它的一些并发症了。所以近视的的关键在于控制近视过快的增长,是要防止变成高度近视。当然近视的防控是一门很系统很专业的问题,我们今天不讨论这个。
眼球过长对眼底的“牵扯”,导致各种并发症
高度近视因为眼轴过长带来会带来很多的眼科疾病潜在风险,按以往的研究,如果是近视400度以上近视并发视网膜病变风险比正常的眼睛高5%,然而当近视高于800度以上并发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则大辐提高到40%。
高度近视常见的并发症有:视网膜脱离(俗称网脱)、视网膜脉络膜萎缩、黄斑变性,黄斑出血、黄斑裂孔、以及青光眼。视觉上的改变有闪光感、飞蚊症、视野缺失、视力进行性或突发性下降。
高度近视的用眼注意事项
有人读了上面的话是不是有点被吓到了?心里的恐惧感油然而生,时刻都在担心自己是不是要瞎掉了?其实我们要知道高度近视有这么多的并发症,是为了警醒自己,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虽然今天讲的是高度近视的配镜原则和注意事项,但是话题已经讲到并发症,就顺便讲一讲除了合理规范的配戴眼镜,高度近视的朋友平时都应该注意哪些。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合理的用眼,特别是近距离的用眼。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注意近距离用眼!注意近距离用眼!注意近距离用眼!长时间看近的话, 一定要转移一下注意力,不要一下盯着屏幕看几个小时。
不需要刻意的提醒自己,你只需要起来喝杯水,去上个厕所,去瞄几眼外面的风景。一定要养成这个习惯,你的眼睛潜在的眼科疾病比别人大很多,就不要学别人连续几个小时的近距离用眼了。
高度近视不要持续的近距离用眼
我建议高度近视的朋友,每年或者每两年至少去医院检查一下眼底,并定期检查包括眼压、视野、眼轴等变化情况,必要时进行一些眼部的其它检查,及早发现病变,有助于预防这些并发症,并且把它们的伤害降到最低。
当然,平时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眼睛的一些视觉变化,比如,视力变然下降,看东西有弯曲变形,闪光增多,眼前漂浮的飞絮增多等,这些视觉的变化都在提醒眼底的一些改变,千万不要听之任之,记得去医院检查或者复诊。
最后一点建议就是高度近视的朋友不要去参加一些身体对抗性很强的运动。因为在运动的过程中很可能会碰撞眼球,造成视网膜的脱落和其它的眼底疾病。除了对抗性的运动,一些会增加眼压的运动也尽量不要参考,比如蹦极和过山车之类的娱乐活动。
高度近视眼的应变如何配镜? 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和原则?
平常我们在验配过程中,对于中低度近视的验配原则就是用最小的度数去达到最佳的视力。比如一个顾客在视功能正常,没有非常大的内外隐斜的情况下,他的验配过程如下:
300度近视 视力0.8;
325度近视 视力0.8;
350度近视 视力0.9;
375度近视 视力0.9;
400度近视 视力1.0;
425度近视 视力1.0;
450度近视 视力0.9;
通过上面的验光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朋友的最佳视力就是1.0,不管再加多少度数他的视力都不会再增加了。
而且我们看到,用400度可以达到1.0,用425也可达到1.0,所以我们应该选择最低的那个度数。因此,这位顾客的最小度数,最佳视力的配镜镜处方就是给予近视400度的处方。
在顾客试戴没有不适的情况下,我们就会给予这个处方。但是高度近视的朋友,我们就要特别小心了,应该根据顾客的适应性做出修改。为什么要修改?
原则上高度近视的顾客我们也要给予足矫,包括散光。但是这样配出来以后,我们发现顾客的满意度往往不高。
究其原因包括以下几点。高度近视一般少则七八百度,多则上千度,他们的镜片都非常的厚,戴上脸上非常的重,舒适度极低。
而且因为重量很重,它的稳定性非常的不好,经常都看到他们的眼镜老是往下掉,时常都在往上推眼镜。
这样会造成镜眼距不稳定,加上度数高,这种镜眼距的不稳定会带来视物的缩小,让人觉得视觉非常的不真实,甚至看地面有一种要踏空的感觉。
眼镜往下掉还会造成光学中心的上下跑动,这种跑动会带会很大的晃动感,会使顾客头晕头痛,甚至恶心想吐。
高度近视的镜片边缘都是非常厚的,有些顾客不懂,非要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半框甚至无框的镜架来装配,也遇到过有些网上自己根据模特戴上去的效果买回来的镜架。其实这些镜框都是非常不适合配高度数镜片的。
因为边缘很厚,而且暴露在外面,镜片的切边面会折射散射光线,当透过镜片往左右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很严重的色散光线,五颜六色的,像彩虹一样,非常干扰正常的视线,带来很大的不适。
所以,高度近视,甚至超高度近视(度数超过1000度)在选择镜架的时候,一定一定要慎重,不要选择无框,慎选半框的,最好老老实实选择全框的。
对于镜框的选择,除了建议选择全框的,还应该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每只镜框就像衣服一样,都是有尺码的。这个尺码要和你的眼睛参数匹配,越接近越好。这里指的眼睛参数就是双眼的瞳距,就是两个眼睛中心点的直线距离,这个每个人都不一样的,有些人是58mm,有些人是70mm。
镜架的两个镜片中心的直线距离我们就叫镜架中心距离,镜架中心距和瞳距的差距越小,做出来的镜片边缘就越薄,整体就越轻。这是重点笔记,记下来。
所以,你们知道为什么我在文章的开头我强烈反对配那种大框了吧。因为那个大框的镜架中心距离都大的离谱,高度近视配出来简直就是个灾难!戴起来极其的不舒服,而且晃动非常明显,头晕恶心。
像这种大圆框稳定性差,重量还增加一倍,非常不建议
还有,镜架有个参数叫框高,高度近视的朋友在选择镜架时,可以选择从外观来看,自己能接受的最小框高的镜架,框高不要太高了。
因为框高越高,做出来越重。像文章开头说的那种大圆框,最后做出来的重要是一般镜框的一倍重!现在有很多人搞反了方向,或都是因为现在利益驱使,很多商家都一味的推崇超薄镜片,选那么大的框,肯定要买贵的所谓超薄镜片啊。
我觉得是本末倒置了,顾客也花了不少的冤枉钱。一副眼镜最终的重量,起第一决定性作用的不是配超薄的镜片,而是选一副和自己眼睛参数匹配的镜架。
镜架一旦选错,就算你配全世界最薄的镜片都无力回天。所以,我特别提醒高度近视的朋友,选一只合适的镜架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参数要匹配,而且戴上去之后一定要确保不容易掉下来和松动,镜架戴上后不稳定,对高度近视的朋友来说,就意味着更多的晃动和视物缩小。
再次重申三遍,高度近视不要选大圆框!高度近视不要选大圆框!高度近视不要选大圆框!
高度近视的适应性问题和看近的解决方案
高度近视的配镜度数原则上是要全矫正,但是我们需要特别考虑高度近视人的适应性问题。特别是在新眼镜的度数和旧眼镜有很大的变化,或者说是第一次戴眼镜。
因为高度近视人在戴新眼镜时视物明显缩小,加上重量很重,所以很难耐受足矫镜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分步矫正,第一次的度数可以比测定结果小1/3,待其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逐步的提高,提高到其能耐受的最大度数最佳视力。
上面我们讲的降低1/3度数只是一个经验法则,有些特殊情况我们还需要根据顾客的年龄、适应能力、看近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舒适”和“最佳视力”之间找到最好的平衡点,这需要我们非常仔细的和顾客进行沟通,全面的了解他的用眼环境和配镜需求。
除了看远视力,还特别需要注意高度近视朋友的看近需求。高度近视的朋友因为眼轴变长,眼睛近视化,所以他们在看近的时候动用的调节是相对较低的,长期的不动用甚至少动用调节造成他们的调节能力下降。
这种下降是因为高度近视造成的,和年龄没有绝对关系,所以我们对它非常容量造成疏忽。
因为我们都会以为只有年龄大的人才会看近才会吃力,调节力才会不好。其实很多的低年龄的高度近视朋友的调节力也非常的差。所以看近的检查就非常的有必要了。
我们在配镜的时候一定也要考虑其看近的问题,针对其看近的时间和工作性质,必要时候做出降低一点度数,欠矫一点,从需求出发。当然青少年儿童要从稳定度数出发考虑,有点不一样。
高度近视的验光,除了测试看远视力,一定要额外再测试一下看近视力,戴试戴架的时候最好多看看近处,感受感受。
我特别推荐高度近视的朋友有条件的配两副眼镜,看近和看远分开。单独配一副在家或者看近办公,这样对于缓解眼睛的紧张,缓解度数的增加非常有帮助。但是视功能异常,特别是外隐斜过大的朋友就不建议了,要不然会适得其反,大家不要自行降低度数,一定要验光测试。
度数不超过1000度朋友可以配戴专门有看近帮助调节的抗疲劳镜片,还可以把防蓝光的功能也加上,这样在看近办公的时候放松和防护就两不误了。超高度的朋友戴所有的渐进片效果都不会太好,所以还是建议配两副,远近分开会比较好。
还有些小概率情况,有些高度近视的朋友,无论是镜框选的再合适,近视度数欠矫再多都不能适应戴眼镜。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下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RGP。
硬性角膜接触镜它是紧贴着角膜的,不存在镜眼距离这一说法,所以像差和放大倍率的影响会大幅度的减少,可以相对的足矫正。
成像质量也是最接近裸眼的,也不存在适应性的问题。视力矫正效果也会更好。但是它戴在眼睛里面的异物感,还有潜在的感染风险也是它的弊端,需要特别小心点的护理和爱护。可以作为不能适应框架眼镜的每二选择,同理软性的角膜接触镜也可以考虑。
抗疲劳镜片,看远和看近的度数不一样,看近的要低一些
最后,我希望高度近视的朋友注意它的并发症,平时合理用眼,不要长时间高度集中的近距离用眼,要学会张驰有度,劳逸结合。
在配镜的时候呢,镜框一定要选好,毫不夸张的说,镜框选好了,就成功了一半。在配镜过程当中,多和配镜师沟通,多听配镜师的建议。能评估,要不然得不偿失,找个专业师傅测试一下。
以上都是自己平时工作的总结和经验之谈,可能有不足之处,有补充或者指正的,欢迎给我私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