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治疗在1950年代以前,并未发现有效的药物治疗,整个病程充满怪力乱神的传说,由于精神疾病会令人的脑部有较快速的退化,因此最早曾被称为“早发型的痴呆”。
原创文章,盗用必究
精神疾病的治疗在1950年代以前,并未发现有效的药物治疗,整个病程充满怪力乱神的传说,由于精神疾病会令人的脑部有较快速的退化,因此最早曾被称为“早发型的痴呆”,而人们对于精神疾病也充满着害怕、歧视与排斥。一直到1950年代以后,第一个抗精神病药物被发现以后,精神医学才能有划时代的改变,精神疾病的致病机转也一再的被突破,其药物的发展最近几年更有快速的发展。虽然抗精神病药可以有效控制幻觉及妄想等异常症状,同时也会引起许多的副作用。
就患者反馈情况来说,常见的副作用有手抖、口干、多尿、恶心、肠胃不适等,一般来说可以使用适当调整服用方式或是加上其他药物来处理,在处理后均可以得到缓解。但也存在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像是嗜睡、明显的手抖、走路不稳、协调性变差、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甚至出现神智不清的现象,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素,令患者的服药意愿下降,增加病情复发风险,不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
那如何应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呢?
首先坦诚沟通最重要,药物的副作用因人而异,患者若留意到自己有这些身体状况转变,最好的做法是坦白告诉医生这些忧虑,医生会想办法解决或给予实用建议,切勿自行停药或减药,以免带来危险。例如,医生可尝试将剂量调低或转药,又或使用其他药物来减轻问题。一些副作用,像睡意可轻易解决,或是改为每日一次临睡前服,对有睡眠问题的患者,这种副作用可能反而带来帮助;再者,部分患者会渐渐适应副作用。而体重上升的问题,一些简单的运动计划通常会有帮助,同时也能改善身体健康及情绪。。如果是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在通过长期的药物治疗及方案调整后仍然无效的患者,推荐采用外科微创手术治疗。
患者小杨(男性,31岁)确诊精神分裂症7年,表现有敏感多疑、焦虑、严重失眠、幻觉、胡言乱语、被害妄想等异常症状,确诊至今一直服用多种抗精神症状药物,但长期服药导致患者的情感淡漠、四肢震颤、注意力不集中,经常答非所问,影响患者正常的社交生活。后来小杨在家人陪同下,到我院功能神经科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小杨的心情变好,睡眠质量好转,原本的敏感多疑、幻听、脾气暴躁、被害妄想等症状都消失了,自知力恢复,积极配合药物治疗,药量减至术前的1/3,四肢震颤的不良反应也获得明显改善。
那什么样的精神病人适合选择手术?
首先得在正规精神病医院确诊,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CCMD或DSM或ICD系列);确诊后3-5年,用药效果不佳患者(包括用药效果差或无效)副作用明显;各方面体征良好,18岁以上至60岁;且非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患者可以考虑通过手术治疗难治性的精神疾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