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病例分享|儿童第三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2022-08-31 08:00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今天分享的是一例第三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生长在第三脑室的海绵状血管瘤相当罕见,手术难度较高,所幸手术效果较好。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畸形,人群发病率约为 0.4%~0.8%,仅次于动静脉畸形 (AVM)。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根本方法,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今天分享的是一例第三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但最常发生于侧脑室,生长在第三脑室的海绵状血管瘤相当罕见,第三脑室位置较深、周围重要结构众多,尽可能做到病变全切并尽可能地保留神经功能,手术难度较高,所幸手术效果较好。

一般资料

患者,女,8岁。

约9天前因“颅内肿瘤、脑积水”于外地医院行开颅手术,未能切除。

为寻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

门诊以“颅内占位”收入我院神经外科。

既往病史 无。

术前检查

患者病来无意识丧失,无抽搐,无肢体活动障碍。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术前诊断

三脑室占位、脑积水。

治疗计划

行“右额开颅颅内病变切除术”。

治疗经过

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抑酸、抗癫痫、降颅压等治疗。

患儿恢复良好。

辅助检查

病理分析:海绵状血管瘤。

78501661697069894

图.术前及术后核磁检查影像对比。

TIPS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而并非真正的肿瘤。它是一种由缺少肌层和弹性纤维层、未发育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血管畸形。其边界清楚,畸形血管问不含脑组织,可发生在颅内的任何部位。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见于 30 岁以下男性和 30~60 岁女性,女性发病明显多于男性。

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部分患者可能与遗传有关。相关危险因素有病毒感染、颅脑外伤、颅脑手术、颅脑出血、颅脑肿瘤、放疗后等。

根据海绵状血管瘤在颅内的部位,可分为脑内型和脑外型两种。脑内型发生在脑实质内,易引发癫痫;脑外型发生

在硬脑膜外(硬脑膜是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外层是颅骨,内层是骨膜),相对少见,以压迫周围神经为主。

头痛、头晕、癫痫发作。等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的症状。其他还包括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症状,如眼球运动功能障碍面瘫、肢体运动障碍、吞咽困难偏瘫、视力下降等。

手术切除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他治疗手段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切除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他治疗手段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

本病最主要的危害是容易引起癫痫发作,药物难以控制及治疗。癫痫持续发作会损伤周围脑细胞,加重神经功能损害。此外,由于血管瘤的血管壁薄弱,还可出现颅内出血,大量出血可导致颅内高压,进而引起脑疝,严重时可导致

死亡。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指疾病发展情况) 及生活质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海绵状血管瘤,病例,儿童,分享,脑室,切除,血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