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26岁姑娘感冒变暴发性心肌炎,佛中医多科协作促“心”康复
一个小“感冒”却差点把命搭上?年仅26岁的小卢(化名)因突发“暴发性心肌炎”收治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经过两周的抢救后转至心内科进行心脏康复,从死亡边缘到逐渐自理,并于近日顺利出院。感恩于这些科室的精心照料,她与母亲分别手书感谢信,向医术精湛、情暖人心的一群优秀医护人员致谢。
患者及家属手写感谢信
缺乏锻炼,小病酿出大祸
“感谢医院让我重获新生,过去的一周就像一场梦,幸好我醒过来了。”从重症医学科转回心内科住院的小卢表示心有余悸。
时间回到2022年7月,长期缺少锻炼的小卢开始出现咽痛、咳嗽、流鼻涕等症状。起初,她认为自己跟往常一样,只是得了一个小感冒,没有在意。未曾想,后面逐渐出现了胸闷胸痛的症状,休息过后没有缓解,随即到我院急诊就诊,完善检查后考虑为“暴发性心肌炎”。
虽经积极对症治疗,小卢心脏受累情况仍持续加重,考虑到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患者常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如不及时救治,随时可能猝死。经过会诊并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最终小卢被收入ICU进一步治疗。
患者转入ICU做进一步治疗
超前预判,与死神抢时间
转入ICU当晚,小卢虽神志清醒,但心电活动开始不稳定,血压偏低。该科主任马明远高度重视这一情况,第一时间组织副主任吴智鑫、主任助理邓梦华及ECMO(体外膜肺氧合)小组医护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分析。
据马明远介绍,暴发性心肌炎进展迅速,短时间内有可能快速恶化甚至导致心跳骤停,患者死亡率极高。加之小卢形体稍有些肥胖,一旦心跳停止后再干预,抢救难度极大。很快,小卢出现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频发室性早博等表现,命悬一线之际,马明远当机立断,指示及早进行ECMO治疗,帮助患者度过心肌炎死亡危险高峰期。
为患者实施ECMO治疗
作为ECMO小组组长,邓梦华主任医师迅速组织团队展开紧急抢救。在克服了患者肥胖、血管畸形等置管困难因素后,ECMO最终成功运转,转速血流匹配,膜肺氧合功能良好,小卢的各项生命体征也随之趋于稳定。果不其然,在ECMO置管后第二天,患者的自主心跳突然停了,而ICU团队的提前预判则成为此次小卢救治成功的关键。
然而,在ECMO的支持下,小卢的心电活动虽有恢复,却极不稳定,基本处于室颤的状态,彩超显示心脏没有有效搏动。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复律效果不理想,马明远再次组织团队反复研讨,并在小卢室颤期间先后实施了两次电除颤。据悉,由于电除颤本身对心脏也是一种打击,实施电除颤也需十分慎重。所幸,由于病情研判正确,在心脏停跳36小时后,小卢最终恢复了窦性心律。
此后,经ICU团队的精心治疗,小卢病情逐步恢复稳定,一周后,在骨二科(血管外科)和麻醉科团队的协助下,成功修补置管动脉,并顺利撤除ECMO,患者转至心内科继续治疗。
患者病情逐步恢复稳定
定制计划,促“心”身快速康复
虽然闯过了鬼门关,但小卢依旧“心”身疲倦,情绪低落,气短不足以及言语微不可闻,四肢乏力活动困难,基本翻身动作都需协助才能完成,不能自主进食、喝水,只能床上大小便。
正值花样年华的她实在难以接受,难道自己要以终身卧床残度余生?心内科主任赵华云认为,小卢还年轻,前期又得到了及时、正确的抢救与治疗,目前生命体征相对平稳,需及时心脏康复介入,促使疾病快速恢复。
科内心脏康复专家贺青军副主任中医师、康复治疗师黄嘉玲经一系列综合评估后,为小卢制定了个体化I期心脏康复计划:先后为其开展床上卧位呼吸训练,加强呼吸核心肌力锻炼,调整呼吸;开展肢体功能被动到主动床上康复训练。经康复训练后,小卢各项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很快就能自行下床,自信心也逐渐恢复。
随后,医护人员还教给小卢一套坐位“养心气息操”,并结合中医中药食疗调理身体。该操通过循行经脉走向进行拍打,匀调气息,起到疏通经脉、流畅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养生保健、治病防病的目的。
经过治疗,她不仅睡眠好转,手脚肌肉萎缩情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由卧床“废用”状态循序渐进到坐起、床边活动,康复效果良好。
(点击视频观看 “养心气息操”具体方法)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出院前,该科给小卢进行了6分钟步行试验,以测试她目前能耐受的最大活动代谢当量,评估其康复效果,同时为小卢制定下一步康复指导。
出院前进行步行试验
“很快我就可以上班了!”眼见康复效果的小卢不禁激动表示。感恩于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其关心照顾,小卢及其母亲手书感谢信并为该科送上了锦旗。
患者赠送锦旗
文:心内科黄嘉玲、重症医学科丘富程
视频拍摄制作:吴舒颖 佛山市中医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