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丨多电解质平衡溶液与生理盐水对成人危重患者的影响
本文由“麻醉课堂"授权转载
01 背景
危重患者的静脉输液选择会影响预后,如4%白蛋白与外伤性脑损伤患者死亡率增加有关,使用羟乙基淀粉与肾损伤和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在全球范围内,生理盐水一直是ICU患者最常用的液体,但其可能增加急性肾损伤风险,甚至可能增加某些群体的死亡风险。
因而平衡盐溶液的使用增加,但是使用平衡盐溶液能否改善ICU患者的预后仍是不确定的。为了解决这种临床不确定性,作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了这项PLUS研究。
研究假设:与使用生理盐水相比,使用Plasma-Lyte 148(BMES)进行液体复苏治疗的危重成人患者,其90天死亡率较低。
02 研究方法
03 研究结果
04 讨论
优势
试验设计:多中心,双盲试验,研究者经验丰富。
主要结局:以患者为中心的主要结局,对进行调整和多重插补后的分析是稳健的。
试验规模:与之前的试验相比,试验患者接受BMES或saline的时间更长,容量也更大,被认为是介导saline不良影响的关键生化指标在两组之间显著不同。
统计分析:遵循预先设计的统计分析计划,包括调整后的二次分析,以解释开放标签试验液体的影响,并通过多重插补来估算主要结局的缺失值。
局限性
招募目标的减少:招募目标减少,并且一些结局数据不可用。但是结论是可靠的,因为结局数据跨过了无效性边界,进一步的招募不太可能改变最终的结论。
BMES组saline的使用:BMES组超过一半的患者使用了≥500ml的saline,主要用于输送未与BMES测试相容性的药物;这可能削弱了BMES的保护作用,但是二次分析和逆概率加权分析的结果并不支持这一观点。
ICU外液体的忽略:没有控制或记录患者在ICU外输入液体的情况。
未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进行比较:没有对比BMES与saline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中的影响,作者认为生理盐水或具有同等张力的液体均适用于此类患者。
对比
在SMART研究中,生理盐水的使用增加了30天内发生主要肾脏不良事件的患者比例,但是其30天死亡率,血清肌酐水平以及透析患者比例没有显著增加。SMART的二次分析显示,在脓毒血症患者中使用生理盐水会增加死亡率,但是本试验没有发现这种影响。
探索
本试验数据表明,在ICU使用BMES或Saline进行液体治疗的结果相似,但也发现其死亡或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风险有大概3个百分点的差别。
平衡溶液的使用可能对特定的患者群体有益,仍需进一步的试验确定BMES能否改善代谢或电解质紊乱患者的预后。
来自BaSICS的数据表明,BMES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可能有害。仍需进一步评估BMES在非创伤性急性脑损伤患者中的安全性。
结论
这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BMES与Saline在成人危重患者中的液体治疗,并未显示BMES组90天死亡率更低。
与BMES相比,使用Saline可显著提高血清氯离子水平和降低PH值,但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在这个试验中,没有证据表明相较于Saline,在ICU使用BMES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或急性肾损伤的风险。但是,所有结局置信区间的范围均有适度的增加或减少。
05 思考
1.液体复苏治疗要求中的“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1s”作为纳入标准是否合适(正常值为≤2s)?
手指发白测试,是当前临床上评估crt的方法。检查者挤压患者手指,随后释放,对手指恢复其原本颜色所需要的时间进行计数。
测试结果的主观性很强,检查者挤压力度,挤压时间均会对其产生影响。而且确定颜色是否恢复,对2或3秒阈值的时间进行准确计数更是困难,因而测试的临床价值受到限制。
2.分组后一些非试验液体的使用不尽相同。文中提及,此类数据的分析目标仅为描述干预过程,而非估计其影响。这类数据对结局是否有影响?
3.为什么不将年龄和是否存在肾损伤也纳入协变量调整分析?协变量调整和亚组分析变量选择的原则有什么异同?
4.文中提及,使用Hummel和Wiseman方法将优势比OR转换为调整风险差异(adjusted Risk Difference)。这里的调整风险差异是否为Absolute Difference?意义是什么?
5.“当招募的患者数量达到最初预期数量的56%时,无效性边界范围在−0.57和0.57之间,此时z值(−0.12)越过了无效性边界。”如何理解这个结论?
6.本文以OR值及其95%CI代替了传统的P值,两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取消P值有什么意义?统计显著性应该如何衡量?
编辑:王艳飞 审核:刘 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