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病例分享:开放性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麻醉管理

2022-08-30 17:50

开放性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麻醉管理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非心脏手术麻醉分会出品

专精覃思

妙“麻”取栓

开放性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麻醉管理

‍浙江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刘巧艳

病例摘要

一般情况:患者,女性,64岁,身高155cm,体重48kg。

  • 主诉:消瘦三月,检查发现右肾占位一周。

  • 现病史:患者三月前出现无明显诱因消瘦,伴疲惫乏力,体重下降约10kg。一周前患者至当地医院就诊,超声检查提示:右肾占位,范围约47*32 mm。增强CT提示:右肾、肾上腺区占位伴右肾静脉、下腔静脉栓塞,考虑癌栓(MT);右侧卵巢静脉走行区、后腹膜淋巴结肿大。现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右肾占位”收‍入我院。

  • ‍既往史: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乙肝、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手术及输血史。

体格检查

T:36.0 ℃,P:88次/分,R:18次/分,BP:132/88 mmHg。神志清,精神软,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心率88 次/分,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辅助检查

补充病历:患者入院后发现血糖升高,考虑2型糖尿病,予诺和龙(瑞格列奈片)1 mg PO tid降糖。

  • 化验检查:血红蛋白83 g/L,红细胞压积0.268,余无特殊。

  • 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 腹部超声:右侧肾上腺可见偏高回声团块,大小(55 mm*31 mm),边界清,内回声均匀,内未见血流信号,左侧肾上腺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团块。

  • 下腔静脉CTA(危急值):右肾、右侧肾上腺占位,右侧输尿管走行区肿块,考虑恶性肿瘤,右肾静脉、下腔静脉扩张伴充盈缺损,考虑癌栓。附见:右肾间隙周围渗出性改变,右侧肾周筋膜增厚。右侧输尿管中、下段局部囊样扩张,盆腔少量积液。右肺下叶肺动脉栓塞可能,右侧胸腔积液伴邻近肺组织膨胀不全,所示右肺静脉增粗伴肺组织磨玻璃改变。

  • 肺动脉CTA:右下肺动脉散在充盈缺损影,右上肺动脉干边缘少量相对低密度影;左肺动脉未见明显充盈缺损影;肺动脉主干径约29 mm。

术前多学科会诊(MDT)

  • 麻醉科:患者术中发生肺栓塞及心脑意外风险极大,须完善围术期抗凝治疗,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围术期风险,医务科备案,做好术中抢救准备及术后ICU转运准备

  • 呼吸科:建议:

    ①心电监护、监测血气分析、D-二聚体检查。

    ②排除禁忌情况下,建议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③建议完善肺动脉CTA检查,明确有无肺动脉主干有无栓塞。

    ④预防晕厥; 告知患者肺栓塞相关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 心胸外科:可于术中协助暴露及阻断下腔静脉。

  • 血管外科:患者下腔静脉癌栓近端超过肝静脉接近心房,手术风险大,我科已无法行滤器植入预防肺栓塞。

入院诊断

1. 右侧肾肿物(1.1、右侧深静脉瘤栓可能;1.2、下腔静脉栓塞(MT优先考虑) )

2. 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3. 肺动脉栓塞

4. 2型糖尿病

拟行手术

开放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右侧肾上腺切除术

麻醉经过

备各种抢救药品,阿托品、麻黄碱,升压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降压药(亚宁定、硝酸甘油等),葡萄糖酸钙针。患者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SpO2、无创血压(BP:178/96 mmHg,HR:100次/分,SpO2:96%)、BIS、建立外周静脉通道、超声引导下行左侧桡动脉穿刺置管。

8:40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100 mg,依托咪酯10 mg,舒芬太尼20 μg,顺式阿曲库铵12 mg,在可视喉镜下置入ID为6.5的钢丝气管导管。以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烷维持麻醉。然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并置入静脉鞘管,监测CVP、 体温,自体血采集400mL,食道超声(TEE)动态监测癌栓指导术中取栓及处理,评估心脏收缩及前负荷,指导补液、血管活性药。氨甲环酸3g静滴。

9:00手术开始:手术医生切除右肾、肾肿瘤及肾上腺,术中见右生殖静脉至卵巢全长增粗,考虑癌栓。术中妇科急会诊,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行双侧卵巢、输卵管以及子宫全切术。肝胆外科医生游离肝门血管,待阻断。

肝素化后心胸外科医生开胸并打开心包暴露下腔静脉,阻断膈上下腔静脉、右肾下极水平下腔静脉、腰静脉、左肾静脉以及肝门血管等回流静脉,阻断后血压急剧下降至50-60/30-45 mmHg,予加快输血输液,葡萄糖酸钙针静推,间断推注去甲肾上腺素2 mg,去甲肾上腺素0.2-0.5 μg.kg-1.min-1泵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癌栓取出过程中,手术野持续吹放CO2,以减少空气栓塞发生可能,完整剪除癌栓及右肾静脉后,缝合下腔静脉排出血管内气体。阻断时间共17分钟,下腔静脉开放后血压稳定在100-120/60-70mmHg。术中间断行血气分析,下腔静脉开放后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予碳酸氢钠针纠酸,积极补充血容量,予冷沉淀、血浆、人纤维蛋白原、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改善凝血功能等。术中失血量4500 mL,共输注晶体6000 mL,胶体1000 mL,红细胞13 U,血浆1350 mL、冷沉淀12 U,人纤维蛋白原1 g、人凝血酶原复合物600 IU,回输自体血采集400 mL,其他(碳酸氢钠400 mL),尿量600 mL。

术后处理:16:20手术结束,送病人入ICU。术后第一天从ICU转回病房。PCIA镇痛(舒芬太尼100μg,帕洛诺司0.25mg),术后第十三天痊愈出院。

讨论问题

一. 术中经食道超声(TEE)的使用?

TEE使用可动态监测癌栓、指导术中取栓、评估收缩及前负荷、指导补液、血管活性药的使用、围术期出现肺栓塞及时处理。

二. 术中阻断及开放下腔静脉的麻醉管理?

1. 麻醉前要点:通过术前访视了解患者基本状态(如心、脑、肝、肾等中药脏器功能,有无肺栓塞);了解患者下腔静脉癌栓延伸程度,明确具体手术方式等。

2.术中下腔静脉阻断、开放对循环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大量出血、大量输注库存血、代谢性酸中毒、癌栓脱落、空气栓塞。

3.术中麻醉管理要点如下:

① 在下腔静脉阻断前适度扩容以维持CVP在正常值高限。

② 在阻断期间,限制补液、加用α受体激动剂及静脉扩张剂,维持CVP在正常值低限,MAP>60mmHg。

③ 阻断开放后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应行动脉血气分析,必要时用碳酸氢钠纠酸,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④ 肝、肾通常能耐受20分钟热缺血处理而无明显损害,阻断时间应每次<20分钟。

三. 围术期液体治疗及容量管理?

手术期间需要补充的液体包括以下五部分:

1.正常基础生理需要量

(1)计算公式如下:

55451661555049928

(2)计算时间:入手术室开始至手术结束。

(3)每小时补充速度:4 mL*10+2 mL*10+1 mL*20 kg以后每个10 kg。

(4)患者≈50 kg,麻醉手术8小时,围手术期生理需要量为(4*10+2*10+1*30)mL/h*8 h=720 mL。

(5)液体选择:晶体液。

(6)术中匀速输注。

2.术前禁食后液体缺失量或累计缺失量

(1)麻醉手术前,病人可能存在因手术前禁食导致体液丢失、非正常的体液丢失和不显性液体丢失。

(2)累计缺失量=每小时的生理需要量*术前禁食时间。

(3)该患者≈50 kg,禁食12 h后液体的丢失量大约为:(4×10+2×10+1×30)mL/h

*12 h=1080 mL。

(4)液体选择:晶体液。

(5)麻醉手术前体液的丢失都应该在麻醉前或者麻醉开始初期给予补充。

3.麻醉手术期间体液在体内再分布和术中切口蒸发丢失量

(1)烧伤、炎症、严重创伤的病人、手术分离、腹膜炎,常常继发性引起大量液体渗出浆膜表面(形成腹水)或者直接进入肠腔内。

(2)术中切口蒸发丢失量

(3)手术创伤的体液再分布及切口蒸发量计算方法

(4)该患者≈50 kg,手术8 h,液体需要量=50×(8~10)mL×8=3200~4000 mL

(5)液体选择:晶体液。

82441661555050060

4.围手术期间丢失的血液量

(1)术中失血量估计:总出血量包括吸引器内出血量和手术纱布含血量两部分。

(2)如何补充血容量:

①出血量少于总血容量的20%,不用输血,可给予晶体液或胶体液补充,晶体液需要量=4倍的出血量;

②出血量大于血容量的20%,则需要输血。

该患者术中估计出血量>4500mL。

5.麻醉处理导致的血管扩张(CVE)

(1)麻醉药物、麻醉方法和围手术期处理(如:降压处理)会产生血管扩张和心功能抑制,导致有效血容量减少,麻醉后需要及时补充减少的血容量。

(2)需要补充量=(5~7 mL)×体重。

(3)液体选择:晶体液。

(4)补液时机:在麻醉实施前或麻醉作用开始的同时,增加或加快输液以代偿血管扩张,增加前负荷,利用startling定律以代偿心肌抑制造成的血容量降低。

该患者≈50 kg,需要补充量=50×7=350 mL。

四. 术中下腔静脉癌栓脱落的预防及抢救措施?

对下腔静脉癌栓患者来说,术中肺栓塞发生率为1.5%,一旦出现,死亡率为75%。游离肾静脉、游离下腔静脉及阻断下腔静脉时是肺栓塞高发时期。在缝合下腔静脉前,先开放远端下腔静脉,排除下腔静脉内的空气,以防发生空气栓塞。预防和处理肺栓塞是该类型手术麻醉管理的关键之一。

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①该病人在下腔静脉癌栓取出过程中,予CO2吹气,由于CO2比重大,会沉淀在下方,且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比氧气高,溶解到血液后形成碳酸氢根,经呼吸系统代谢,不形成气栓,所以取栓过程中运用该方法,可有效减少空气栓塞发生可能。

②全程TEE的使用,评估容量和肺栓塞。

作者简介

30691661555050149

刘巧艳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2018年至今就职于浙江省人民医院

任杭州医学院麻醉学(本科)专业秘书

指导老师

 70421661555050238

罗佛全 教授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2011年被评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2年被列为江西省卫生厅第六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曾于美国university of virginia从事博士后工作1年余。2020年援鄂抗击新冠肺炎。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药理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等十几个学术团体兼职。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完成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重点项目在内的省、厅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论著1部,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教材2部。获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获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麻醉,患者,体液,静脉,手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