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并不是单一、机械的训练,而是能借助游戏进行的训练。将感统游戏融入到亲子游戏,其实就能达到感统训练的目的。
重庆感统失调康复中心:感觉统合的错误认知,宝妈们要注意了!
感觉统合的错误认知,宝妈们要注意了!对陌生而熟悉的“感统训练”,宝爸宝妈总是在不经意间掉进坑里,对感统训练的错误认识导致不开展或者无法正确开展感统训练,容易延误训练的黄金时期。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一说那些宝妈经常会陷入的感统误区。
误区1:感统训练是有问题的孩子才需要,我家孩子很正常不需要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并不是特殊孩子的专属训练,而是适合每一个孩子训练。对正常的孩子来说,开展感统训练是为了达到提升感统能力的目的,预防感统失调。
而且由于孩子每日外出活动的时间减少、活动空间受限、家长过度保护等原因,很容易导致孩子的感统训练不足,所以更加建议普通孩子也应该及早开展感统训练。
误区2:孩子不需要进行感统训练,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感觉统合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训练十分重要。从小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并不是指参加早教机构的感统课,在家做感统游戏一样算数),能帮助孩子接受环境信息的刺激,通过训练让孩子的大脑和身体互相协调,不断促进他的感统统合能力的发展。
图片已获得授权
误区3:感统训练就是运动锻炼
体育运动,是为了达到巩固和发展身体素质的目的。而感统训练,是为了提高儿童加工和整合感觉信息的能力。
感统训练的形式比较多样,会借助运动或者游戏对多感官进行刺激,像跳皮筋、跳房子、抓子等,宝爸宝妈小时候玩的游戏也是感统游戏之一。
误区4:进行感统训练,只需要把孩子带到早教机构交给老师就好了
感统训练,并不是单靠在课堂就能完成的。感统训练并不只是在早教机构、康复机构等进行,在家训练亦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短短1小时的课堂能让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提供更专业的建议,但并不是感统训练的全部。但这1个小时能让宝爸宝妈体会感统训练的要点,以便你在家与孩子进行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少不了宝爸宝妈的参与
在训练过程中的亲子交流,其实也是鼓励孩子逐渐进步的动力。所以,带孩子在外进行感统训练时,多留心老师说的细节,回家找时间和孩子玩玩感统游戏、培养亲子感情,把感统游戏引入作为日常亲子游戏也是不错的选择。
感觉统合的错误认知,宝妈们要注意了!最后想提醒宝妈一点,感统训练并不是单一、机械的训练,而是能借助游戏进行的训练。将感统游戏融入到亲子游戏,其实就能达到感统训练的目的。尝试跟着网上的感统游戏视频学一学,你会发现感统其实是个很有趣的世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