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特殊类型湿疹有哪些?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湿疹的患病率约为3%到5%,而儿童的湿疹患病率高达10%到20%,湿疹瘙痒通常比较剧烈,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及学习,晚上剧烈的皮肤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睡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究竟什么是湿疹呢?引起湿疹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旦有了湿疹,我们该怎么办呢?
01
什么是湿疹?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多样性,慢性期则浸润、肥厚,瘙痒剧烈,容易复发。
02
是什么导致的湿疹?
湿疹的发生是内外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内因主要: 慢性感染病灶(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道寄生虫病等)、内分泌及代谢改变(月经紊乱、妊娠等)、血液循环障碍(小腿静脉曲张等)、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
外部因素: 食物(鱼虾蟹、羊肉等),吸入物(花粉、尘螨等),生活环境(炎热、干燥等),动物毛皮,各种化学物质(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
03
湿疹有什么表现?
根据疾病过程和疾病特点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
急性湿疹:
好发于面部、耳部、手部、足部、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严重者可弥漫全身,常对称分布。
皮损多样性,常为红斑上的大小不等的丘疹,严重时可以出现水疱,常融合成片,边界不清楚,常因搔抓形成点状糜烂面,有明显的液体渗出。
自我感觉瘙痒剧烈,搔抓、热水洗烫可加重皮疹。 亚急性湿疹:
因急性湿疹炎症减轻或处理不当发展而来。
表现为红肿及渗出减轻,可有少量丘疹,皮疹颜色常呈暗红色,可有少许鳞屑。 慢性湿疹:
由急性湿疹及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来,也可由于刺激轻微、持续而一开始就表现为慢性化。
表现为患处抓痕及鳞屑,局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04
常见的特殊类型湿疹有哪些?
手部湿疹:
手部接触外界各种刺激机会较多,故发病率高,表现为手部暗红斑,局部肥厚,边缘清楚,冬季常形成裂隙。 乳房湿疹:
多见于哺乳期妇女,表现为红斑、丘疹,边界不清楚,可伴糜烂、渗出及裂隙,瘙痒明显。 外因、阴囊及肛门湿疹:
局部瘙痒剧烈,常因过度搔抓、热水烫洗而表现为红肿、渗出、糜烂,如长期反复发作可呈慢性化。 钱币状湿疹:
好发于四肢,呈圆形或类圆形钱币状,边界清楚,急性期红肿、渗出明显,慢性期皮疹肥厚、色素沉着,自觉剧烈瘙痒。
05
湿疹如何处理?
湿疹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 系统药物治疗:
选用抗组胺药以止痒,常选用左西替利嗪、依巴斯汀、奥洛他定等,必要时可以两种配合使用或交替使用,严重者可以服用镇静药。
对于病情严重者可以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葡萄糖酸钙等。
一般不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外用药物治疗:
急性期无渗出或渗出不多时可以用糖皮质激素霜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渗出较多者可以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湿敷,渗出减少后用糖皮质激素霜剂;
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或糊剂;
慢性期选用软膏、硬膏、涂膜剂;顽固性局限性皮损可用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 中医中药治疗:根据辩证可以选用消风止痒颗粒、润燥止痒胶囊、湿毒清胶囊等。
06
湿疹患者如何观察病情及复查?
1、如果皮疹加重面积增大,建议及时就诊。
2、急性湿疹建议在治疗一周后复诊;
亚急性湿疹在治疗1到2周后复诊;
慢性湿疹在治疗2到4周后复诊。
07
如何预防湿疹复发?
1、饮食方面: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鱼虾蟹;
2、皮肤清洁:使用温和无刺激的香皂、沐浴露,或用温水清洗,禁止烫洗,以减轻对皮肤的刺激;
3、皮肤保湿:洗手、洗澡后擦干后,及时涂抹一层保湿霜;
4、衣物及洗衣:贴身衣服穿棉质的或天然纤维的衣物,使用温和的洗涤剂清洗衣物,多次冲洗,减少洗涤剂的残留;
5、稳定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抑郁暴躁等负面情绪;
6、适量运动:经常运动有利于提高免疫力,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的状态;
7、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不吸烟不喝酒。
一旦出现类似湿疹的皮疹,尽量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也可以到乐普互联网医院或好身体咨询我们。
首先对疾病进行明确诊断,然后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这样我们会少走弯路,一般也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