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B和TT检测的区别
TT、FIB检测都是试剂提供凝血酶,将凝血酶加入到待测血浆中,使FIB转化为纤维蛋白,仪器记录凝固时间。
一般来说,纤维蛋白原和TT的结果是一致的,但是如果一样的意义,肯定是没有必要查两遍,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最近看到了马燕老师的一篇文章,非常有启发
下面是马燕老师的内容,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因为找不到原文了,就没有给大家贴出链接。
TT试剂和FIB试剂有何不同?
1. 试剂凝血酶浓度不同
反应体系里的凝血酶浓度,FIB远远高于TT。
2.待测血浆在总反应体积中的占比不同
当我们把数据整理如下后,不难看出,不仅整个反应体系中的凝血酶浓度截然不同,血浆浓度也差距悬殊。
至此得出结论,两个看似相同的项目,由于凝血酶与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关系而变得大不相同:
●TT是标准量凝血酶 ●FIB是过量凝血酶
为什么这么设计?
假设样本中存在抑制凝血酶的物质,抑制掉一小部分凝血酶活性,就会出现下面的现象:
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标本中存在肝素、达比加群等凝血酶抑制剂导致的凝血结果延长。如下图所示,肝素导致的凝血结果全面延长,特别是TT延长幅度最大,但是FIB未受影响。
当然了,如果样本中存在高浓度肝素时,FIB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结果减低,除非FIB试剂中含有肝素中和剂(注意:肝素中和剂的中和肝素能力也是有限的)
【总结】
TT的检测是对FIB的补充,意在于检测血液中有没有用抗凝血酶的抗凝剂,不是所有用了抗凝剂的血液TT都会延长,但是TT延长Fib正常,一定是加了抗凝血酶。
【收藏】凝血结果分析,可对号查找原因
再次附上这张图,凝血瀑布记不住的的同学,一定要学这个。
如果觉得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