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们所知,这项研究首次报道了LTBI-RD抗原的免疫优势Th1和CTL表位在区分小鼠的LTBI和ATB、人ATB患者和未感染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为今后在人源化动物模型和大样本人群中鉴别诊断ATB和LTBI提供了新的认识。
作者:龚文平,梁艳,王杰,刘银萍,薛勇,米洁,李鹏川,王晓鸥,王兰,吴雪琼
第一作者及单位:龚文平,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结核部,北京市结核病诊疗新技术重点实验室/结核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通信作者及单位:吴雪琼,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结核部,北京市结核病诊疗新技术重点实验室/结核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Prediction of Th1 and Cytotoxic T Lymphocyte Epitope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Potential in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in a Mouse Model and in Humans
Gong Wenping,Liang Yan,Wang Jie,Liu Yinping,Xue Yong,Mi Jie,Li Pengchuan,Wang Xiaoou,Wang Lan,Wu Xueqiong.
Microbiology spectrum, 2022 Aug 8: e0143822.
doi: 10.1128/spectrum.01438-22.
PMID: 35938824.
研究背景
2022.08.25
结核病已成为人类十大主要传染病之一。先前的研究表明,全球约有1/3的人口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只有10%的人口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ATB),这意味着近90%的人口是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者。LTBI是个体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尚未发展为ATB的一种特殊状态。因此,LTBI没有临床症状,很难被临床发现。目前,LTBI的诊断方法包括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和γ干扰素(IFN-γ)释放试验(IGRA)。但这两种方法均无法鉴别LTBI和ATB。因此,研发新的、高效的分子诊断LTBI技术,对提高LTBI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降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发生率、消除潜在的感染源、控制和预防结核病均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研究表明,属于分枝杆菌差异区(RDs)和潜伏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是LTBI鉴别诊断最有希望的候选抗原。在我们的前期研究中,确定了21种与LTBI和RD相关的候选抗原(LTBI-RD),包括Rv1511、Rv1736c、Rv1737c、Rv1978、Rv1980c、Rv1981c、Rv2031c、Rv2626c、Rv2653c、Rv2654c、Rv2656c、Rv2657c、Rv2660c、Rv3425、Rv3429、Rv3872、Rv3873、Rv3878和Rv3879c。在本研究中,我们从这21个候选抗原中筛选优势抗原,并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辅助性T细胞(Th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识别的潜在表位,体外合成预测的免疫优势Th1和CTL表位,并在动物模型中评估它们鉴别LTBI和ATB的能力。我们还将探索优势表位肽池对ATB和LTBI的鉴别诊断能力,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研究方法
2022.08.25
一、靶抗原的选择
根据我们的前期研究,属于RD和LTBI的抗原是LTBI鉴别诊断的最新和最有希望的靶点。此外,LTBI和AT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5种抗原(Rv1737c、Rv2031c、Rv2626c、Rv2659c和Rv2660c)刺激的IFN-γ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这些抗原在ATB和LTBI的鉴别诊断中具有潜在作用。因此,上述5种与LTBI-RD相关的抗原被选为靶候选抗原。
二、高频MHC-I和MHC-II等位基因的筛选
使用等位基因频率网络数据库选择中国人群中的高频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MHC-I)和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I(MHC-II)限制性等位基因(http://www.allelefrequencies.net/default.asp)。国家参数设置为中国,样本量设置为≥500(MHC-I)或≥100(MHC-II)。其他参数是默认值。等位基因频率为≥0.10被选为中国人群中的优势MHC-I和MHC-II限制性等位基因。
三、Th1和CTL表位的预测和合成
结核分枝杆菌候选抗原的Th1或CTL表位由IEDB数据库的MHC-II或MHC-I结合模块预测。在预测页面的“以FASTA格式输入蛋白质序列”栏中填写目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将中国人群中选定的等位基因上传到“选择MHC等位基因”栏,并将其他参数设置为默认值。IEDB数据库有7种Th1表位预测方法,包括IEDB推荐方法、一致性方法、组合库、NN-align(netMHCII-2.2)、SMM-ALIGM(NetMHCI-1.1)、Sturniolo和NetMHCIIpan。默认情况下,系统选择IEDB推荐的预测方法,该方法优先使用NN align、SMM align,CombLib和Sturniolo进行预测。否则,将选择NetMHCIIpan方法。
相应地,IEDB数据库有9种预测CTL表位的方法,包括人工神经网络(ANN)、稳定矩阵法(SMM)、带有肽的SMM:MHC结合能协方差矩阵(SMMPMBEC)、来自组合肽库的评分矩阵(Comlib_Sidney2008)、一致性、NetMHCpan、NetMHCcons、PickPocket和NetMHCstabpan。默认情况下,系统选择IEDB推荐的2.19方法进行CTL肽预测。该方法优先使用一致性、ANN、SMM和CombLibif进行预测。当条件不允许时,使用NetMHCIIpan方法。这些方法的优先顺序是一致性>人工神经网络>SMM>NetMHCpan>组合库。最后,由DG肽有限公司合成免疫优势肽。
四、构建ATB和LTBI动物模型
6~7周的雌性BALB/c小鼠从维通利华实验室(中国北京)购买。根据体质量将30只小鼠分层,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TB和LTBI小鼠模型的构建:ATB和LTBI组的小鼠过尾静脉注射3.6×105CFU结核分枝杆菌(H37Rv)制备感染状态。4周后,LTBI组小鼠接受0.12 g/L异烟肼和8 g/L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在第17周,LTBI组小鼠被给予正常饮用水。此外,UC组的小鼠被用作阴性对照,不进行任何感染及治疗。第29周处死小鼠,取脾脏和肺部组织以评估感染模型。首先肺部称重,然后在生理盐水中研磨肺左叶,随后为将每份肺样本的稀释溶液0.1 ml接种到两个Lowenstein-Jensen培养板上,置于37 ℃培养28 d后计算每个平板的CFU。并将肺的右叶用于组织病理学分析。
五、肽稀释及肽池的制备
在H37Rv感染后29周处死小鼠,取脾制备脾细胞悬液。抗原用RPMI1640培养基溶解为100 μg/ml。为了验证多肽组合对结核病的诊断性能,我们构建了5个肽池:池1、池2、池3、池4和池5。其中,池1包括4个Rv1737c抗原,即Th1-Rv1737c-P3、Th1-Rv1737c-P5、CTL-Rv1737c-P1和CTL-Rv1737c-P2;池2包括4个Rv2031c抗原,即Th1-Rv2031c-P1、Th1-Rv2031c-P2、CTL-Rv2031c-P1和CTL-Rv2031c-P2;池3包括4个Rv2626c抗原,即Th1-Rv2626c-P1、Th1-Rv2626c-P2、CTL-Rv2626c-P1和CTL-Rv2626c-P2;池4包括4个Rv2659c抗原,即Th1-Rv2659c-P1、Th1-Rv2659c-P2、CTL-Rv2659c-P1和CTL-Rv2659c-P2;池5包括4个Rv2660c抗原,即Th1-Rv2660c-P1、Th1-Rv2660c-P2、CTL-Rv2660c-P1和CTL-Rv2660c-P2。
六、小鼠模型的ELISpot实验
每个96孔ELISpot平板上加入约100 μl浓度为3×106/ml的脾细胞。然后将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PBS,阴性对照)、Th1肽(100 μg/ml)、CTL肽(100 μg/ml)、肽池(100 μg/ml)及植物血凝素(PHA,阳性对照)50 μl加入孔中,随后分别加入100 μl脾细胞,在37 ℃孵育24 h。最后,使用小鼠IFN-γ ELISpot Plus试剂盒测定斑点形成细胞(SFCs)。
七、TB、LTBI和UCs的ELISpot实验
从ATB(n=37)、LTBI(n=11)和UC组(n=62)人群分别采集5 ml血液样本,使用人PBMCs分离试剂盒提取PBMCs。取100 μl PBMCs(3×105),分别加入PBS、肽池(100 μg/ml)、PHA(50 μg/ml)和重组CFP10-ESAT6蛋白(CE蛋白) 50 μl于37 ℃96孔ELISpot平板上孵育。24 h后使用人IFN-γ ELISpot Plus试剂盒测定SFCs。
八、Th1/Th2/Th9/Th17/Th22/Treg细胞因子分析
在H37Rv感染后29周处死小鼠,取脾制备脾细胞悬液。取体积为100 μl的脾细胞(3×106/ml)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然后分别加入PBS、Th1肽(100 μg/ml)、CTL肽(100 μg/ml)、肽池(100 μg/ml)和PHA(50 μg/ml)50 μl在37 ℃孵育48 h。采用小鼠Th1/Th2/Th9/Th17/Th22/Treg细胞因子Kit检测各组细胞中细胞因子(IFN-γ、IL-12p70、IL-13、IL-1β、IL-2、IL-4、IL-5、IL-6、TNF-α、GM-CSF、IL-18、IL-10、L-17A、IL-22、IL-23、IL-27、IL-9)水平。
研究结果
2022.08.25
一、12个MHC-I等位基因和25个MHC-II等位基因在中国人群中被鉴定为高频
利用等位基因频率网络数据库,我们鉴定了12个高频MHC-I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10,包括5个HLA-A等位基因、3个HLA-B等位基因和4个HLA-C等位基因。此外,我们还鉴定了25个高频MHC-II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为≥0.10,包括13个DRB1等位基因、8个DQA1/DQB1等位位点和4个DPA1/DPB1等位点。
二、从5种候选抗原中预测了70个Th1和49个CTL优势表位
免疫表位数据库(IEDB;http://tools.iedb.org/mhcii/或http://tools.immuneepitope.org/mhci/)用于预测中国人群的主要Th1和CTL表位。IEDB数据库预测的表位根据综合百分位等级得分从小到大排列(得分越小,亲和力越高)。表位的百分位分数≤从5种候选抗原中分别获得70个Th1和49个CTL优势表位。简而言之,从Rv1737c抗原预测20个Th1和12个CTL优势表位,从Rv2031c抗原预测13个Th1和10个CTL优势表位,根据Rv2626c抗原预测14个Th1和10个CTR优势表位。其中,可在体外人工合成的排名最高的10个Th1和10个CTL肽被选为以下实验的最终优势肽(表1),包括Th1-Rv1737c-P3、Th1-RV1737C-P5、Th1-Rv2031c-P1、Th1-Rv2031c-P2、Th1-Rv2626c-P1、Th1-Rv2626c-P2、Th1-Rv2659c-P1,Th1-Rv2659c-P2,Th1-Rv2660c-P1、Th1-Rv2660c-P2;CTL-Rv1-1737c-P1、CTL-Rv1737c-P2,CTL-Rv2031c-P1、CTL-RV 2031C-P2、CTL-Rv2626c-P1、CTL-Rv2626c-P2、CTL-Rv2659c-P1、CTL-Rv2659c-P2、CTL-Rv2660c-P1和CTL-Rv2660c-P2。
表1 鉴别诊断ATB和LTBI的Th1和CTL免疫优势肽
三、成功构建了ATB和LTBI小鼠模型
为了证实从LTBI-RD抗原预测的优势表位在诊断ATB和LTBI中的潜在作用,我们建立了ATB和LTBI小鼠模型(图1)。结果显示,ATB组中有8只小鼠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死亡,但LTBI组及UC组中的小鼠存活了下来。ATB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LTBI和UC组(图2A)。肺重量(图2B)和CFU负荷(图2C)显著高于UC组。虽然LTBI组小鼠的肺重量和CFU负荷与ATB组和UC组小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我们发现LTBI各组小鼠的平均肺重量和CFU负荷高于UC组,但远低于ATB组(图2B和2C)。此外,在×40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小鼠的肺损伤,并使用Image Pro Plus软件进行计数(图2D)。数据显示,从ATB组采集的肺右叶病变面积显著大于LTBI组和UC组,LTBI组的病变面积显著大于UC组(图2E)。这些数据表明成功构建了ATB和LTBI小鼠模型。
图1 ATB和LTBI动物模型构建流程图
图2 ATB和LTBI小鼠模型的评价
四、Th1、CTL肽及其肽池在ATB小鼠中诱导更高水平的IFN-γ+T淋巴细胞
从ATB、LTBI和UC组小鼠脾脏获得的脾细胞分别用Th1和CTL优势肽及其肽池(池1至池5)刺激。用ELISpot测定IFN-γ+T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显示:(1)对于10种Th1优势肽(图3A),由Rv1737c-P5、Rv2031c-P1、Rv2031c-P2、Rv2626c-P1和Rv2660c-P2肽诱导的IFN-γ+T淋巴细胞数量在ATB组中显著高于LTBI组或UC组,而且Rv2626c-P2、Rv2659c-P1和Rv2659c-P2肽诱导的IFN-γ+T淋巴细胞数量在ATB组中显著高于UC组,但三组肽Rv1737c-P3和Rv2660c-P1诱导的IFN-γ+T淋巴细胞数量无显著差异。(2)对于10种CTL优势肽(图3B),由Rv1737c-P2、Rv2031c-P1、Rv2031c-P2、Rv2626c-P1、Rv2659c-P2、Rv2660c-P1和Rv2660c-P2肽诱导的IFN-γ+T淋巴细胞的数量在ATB组中均显著高于LTBI组或UC组的小鼠,但三组之间由Rv1737c-P1、Rv2626c-P2和Rv2659c-P1诱导的IFN-γ+T淋巴细胞的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对于5个肽池(图3C),池1、池2、池3和池4诱导的IFN-γ+T淋巴细胞的数量均显著高于LTBI或UC组小鼠,但三组间由池5诱导的IFN-γ+T淋巴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图3 优势肽诱导的小鼠IFN-γ+T淋巴细胞数量的检测
五、由肽组合诱导的IFN-γ+T淋巴细胞的频率可以区分LTBI、ATB和UC小鼠
基于这些结果,我们发现由5种Th1肽(Th1-Rv1737c-P5、Th1-Rv2031c-P1、Th1-Rv2031c-P2、Th1-Rv2626c-P1和Th1-RV2660C-P2)、7种CTL肽(CTL-RV1737C-P2、CTL-Rv2031c-P1、CTL-Rv2031c-P2、CTL-Rv2626c-P1、CTL-Rv2659c-P2和CTL-RV2660-P1)诱导的IFN-γ+T淋巴细胞的频率均降低。ATB小鼠的4个肽池(池1至池4)均显著高于LTBI和UC小鼠。因此,使用ROC曲线分析这些免疫优势肽及其肽池。在该分析中,我们将5种Th1肽或7种CTL肽或4个肽池组合在一起,以提高它们鉴别LTBI、ATB和UC小鼠的能力(图4和表2)。结果显示:(1)由5种Th1肽组合诱导的IFN-γ+T淋巴细胞的频率可以区分ATB和UC小鼠(图4A);ATB与UC、ATB与LTBI、UC与LTBI的鉴别敏感度分别为100%、100%和80%,特异度分别为93.33%、93.33%和93.33%(表2)。(2)由7种CTL肽组合诱导的IFN-γ+T淋巴细胞的频率可以区分ATB和UC小鼠(图4B);ATB与UC、ATB与LTBI、UC与LTBI的鉴别敏感度分别为100%、100%和76.19%,特异度分别为95.24%、95.24%和85.71%(表2)。(3)由4个肽池组合诱导的IFN-γ+T淋巴细胞的频率可以将ATB与UC小鼠区分开来(图4C),ATB与UC、ATB与LTBI、UC与LTBI的鉴别敏感度分别为100%、100%和66.67%,特异度分别为91.67%、91.67%和91.67%(表2)。
图4 肽诱导的IFN-γ+T淋巴细胞在ATB、LTBI和UC小鼠中的ROC曲线
表2 Th1和CTL多肽联合诱导IFN-γ +T淋巴细胞鉴别诊断ATB和LTB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六、6种Th1优势肽诱导的细胞因子具有潜在的鉴别LTBI、ATB和UC小鼠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明确10个Th1优势肽在鉴别LTBI、ATB和UC小鼠中的潜在价值,我们用10个Th1优势肽体外刺激LTBI、ATB和UC小鼠的脾细胞,然后检测了17种细胞因子在培养上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三组间各Th1优势肽诱导的17种细胞因子水平(图5)。我们发现6个Th1优势肽(Th1-rv1737c-p5、Th1-rv2031c-p2、Th1-rv2626c-p2、Th1-rv2659c-p1、Th1-rv2659c-p2和Th1-rv2660c-p1)可以区分ATB、LTBI和UC小鼠(图5A,用白色网格表示)。图5B显示:(1)对于Th1-Rv1737c-P5肽,ATB组IFN-γ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LTBI组和UC组,LTBI组IFN-γ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UC组。(2)对于Th1-Rv2031c-P2肽,ATB组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LTBI组和UC组小鼠,LTBI组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UC组小鼠。(3)对于Th1-Rv2626c-P2肽,ATB组IFN-γ水平显著高于LTBI组或UC组,LTBI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UC组。(4)对于Th1-Rv2659c-P1肽,ATB组IL-1β水平显著高于LTBI组或UC组,LTBI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UC组。(5)对于Th1-Rv2659c-P2肽,ATB组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或高于LTBI组或UC组,LTBI组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UC组。(6)对于Th1-Rv2660c-P1肽,ATB组IL-6水平显著低于LTBI组或UC组,LTBI组IL-6水平显著低于UC组。
图5 Th1优势肽诱导小鼠细胞因子的研究
七、4种CTL优势肽诱导的细胞因子具有潜在的鉴别LTBI小鼠与ATB和UC小鼠的能力
用10个CTL优势肽体外刺激三组小鼠脾细胞,检测其诱导的17种细胞因子水平,以确定其对LTBI、ATB和UC小鼠的鉴别能力。我们发现4种CTL优势肽(CTL-rv1737c-p2、CTL-rv2031c-p1、CTL-rv2626c-p1和CTL-rv2660c-p1)可以从ATB和UC中区分LTBI小鼠(图6A,用白色网格显示)。图6B显示:(1)对于CTL-Rv1737c-P2肽,ATB组IFN-γ水平显著高于LTBI组或UC组,LTBI组IFN-γ水平显著高于UC组。(2)对于CTL-Rv2031c-P1肽,ATB组IL-6水平显著低于LTBI组或UC组,LTBI组IL-6水平显著低于UC组。(3)对于CTL-Rv2626c-P1肽,LTBI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ATB组或UC组,ATB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UC组。(4)对于CTL-Rv2660c-P1肽,LTBI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ATB小鼠或UC组,ATB组IFN-γ水平显著高于UC组。
图6 CTL优势肽诱导小鼠细胞因子的研究
八、3个肽池诱导的细胞因子具有鉴别LTBI、ATB和UC小鼠的潜在能力
图7A显示(用白色网格表示),3个肽池(池1、2和5)可以区分LTBI、ATB和UC小鼠。图7B显示:(1)池1中,ATB组IL-2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LTBI或UC组,ATB组IL-2水平显著低于UC组,ATB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UC组。(2)池2中,ATB组IL-6水平显著低于LTBI组或UC组,LTBI组IL-6水平显著低于UC组。(3)池5中,LTBI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ATB或UC组,ATB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UC组。
图7 肽池诱导的小鼠细胞因子研究
九、IFN-γ、IL-6和TNF-α细胞因子在鉴别ATB、LTBI和UC小鼠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选取ATB、LTBI和UC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的3种细胞因子(IFN-γ、IL-6和TNF-α)进行进一步分析,并采用ROC曲线评估每种细胞因子在ATB、LTBI和UC鉴别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表3)。肽组合或肽池诱导三组细胞因子显著不同,提高了它们区分ATB和LTBI的能力(图8和表3)。图8A显示:Th1-Rv1737c-P5、Th1-Rv2626c-P2、CTL-Rv1737c-P2和CTL-Rv2660c-P1肽诱导的IFN-γ水平均可以区分ATB和UC、LTBI和UC,区分ATB与UC、ATB与LTBI、UC与LTBI的敏感度分别为100%、75%和75%,特异度均为91.67%。图8B显示:Th1-Rv1737c-P5、Th1-Rv2031c-P2、Th1-Rv2659c-P2、Th1-Rv2660c-P1和CTL-Rv2031c-P1肽及池2诱导的IL-6水平均可区分ATB和UC、LTBI和UC,区分ATB与UC、ATB与LTBI、UC与LTBI的敏感度分别为100%、66.67%和100%,特异度分别为83.33%、83.33%和94.44%(表3)。图8C显示:Th1-Rv2659c-P2、CTL-Rv2626c-P1、池1和池5诱导的TNF-α均可以区分ATB与UC或LTBI、LTBI和UC,区分ATB与UC、ATB与LTBI、UC与LTBI的敏感度分别为75%、100%和100%,特异度均为91.67%(表3)。
表3 Th1和CTL多肽联合诱导的IFN-γ、TNF-α和IL-6细胞因子在诊断ATB和LTBI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图8 肽诱导的细胞因子在ATB、LTBI和UC小鼠中的ROC曲线图
十、重组CE蛋白和池2区分UC、ATB或LTBI
为了进一步证实从小鼠模型中获得的结果,我们探索了优势肽在人类参与者中的潜在作用。考虑到人类样本的特异性和实验成本的可承受性,我们选择了CE蛋白(图9A)、池1(图9B)、池2、(图9C)、池3(图9D)、池4(图9E)和池5(图9F)用于人ELISpot实验。结果显示,CE蛋白诱导的ATB组和LTBI组IFN-γ+T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UC组,池2肽诱导的IFN-γ+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UC组。而池1、池3、池4、池5诱导的IFN-γ+T淋巴细胞数量在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我们还分析了CE蛋白和池2在鉴别ATB、LTBI和UC志愿者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图10)。结果表明,CE蛋白诱导的IFN-γ+T淋巴细胞数量可以区分ATB与UC、LTBI与UC,但不能区分ATB与LTBI。CE蛋白在ATB与UC中的敏感度为80.65%,特异度为94.59%,cutoff值<3.500;在UC与LTBI中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8.39%,cutoff值>10.000。我们还发现池2诱导的IFN-γ+T淋巴细胞数量可以区分ATB和UC组(图10B);与UC组相比,池2对ATB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58%和59.46%,cutoff值<2.500。
图9 肽池诱导人IFN-γ+T淋巴细胞数量的检测
图10 CE蛋白和池2诱导ATB、LTBI和UC人IFN-γ+T淋巴细胞的ROC曲线
研究结论
2022.08.25
ELISpot结果表明:根据IFN-γ+T淋巴细胞的频率,Th1-Rv1737c-P5、Th1-Rv2031c-P1、Th1-Rv2031c-P2、Th1-Rv2626c-P1和Th1-Rv2660c-P2肽的组合,CTL-RV1737C-P2、CTL-Rv2031c-P1、CTL-Rv2031c-P2、CTL-Rv2626c-P1、CTL-Rv2659c-P2和CTL-Rv2660c-P1的组合,以及肽池1、池2、池3和池4的组合,在鉴别ATB和LTBI小鼠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Th1/Th2/Th9/Th17/Th22/Treg细胞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基于IFN-γ、IL-6和TNF-α的水平,Th1-Rv1737c-P5、Th1-Rv2626c-P2、CTL-Rv1737c-P2和CTL-Rv2660c-P1肽的组合,Th1-Rv1737-P5、Th1-RV 2031c-P2、Th1-Rv2659c-P2、Th1-Rv2660c-P1、CTL-Rv2626c-P1、池1和池5分别在鉴别ATB和LTBI小鼠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我们还证实了池2可能区分ATB患者和未感染对照组,但其特异度为59.46%。
据我们所知,这项研究首次报道了LTBI-RD抗原的免疫优势Th1和CTL表位在区分小鼠的LTBI和ATB、人ATB患者和未感染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为今后在人源化动物模型和大样本人群中鉴别诊断ATB和LTBI提供了新的认识。
注:除非特别声明,本公众号刊登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国防痨杂志》期刊社观点。
供稿:龚文平
编辑:孟 莉
审校:范永德
发布时间:2022-08-25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