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中循环肿瘤DNA的应用
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王晓燕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伴随着肺癌个体化诊疗的发展,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检测因其具有无创、快速、可重复性等优势,而且在NSCLC的辅助诊断、术后微小残留病灶的追踪、个体化治疗及预后的预测等方面得到了循证学的研究性进展,使其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诊疗中拥有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
外周血微小RNA
外周血微小RNA(miRNA)在血清或血浆中不仅可以稳定存在,而且可以耐受强酸、强碱、温度改变及反复冻融等环境变化。利用其在肺癌患者及健康者中表达谱的不同,可以早期诊断肺癌。例如,使用10种血清miRNA(miR-16、miR-574-5p、miR-1228、miR-663、miR-1972、miR-593、miR-452、miR-718、miR-2114、miR-518a-5p)联合诊断NSCLC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可达93%和90%[1]。另有研究显示[2],肺腺癌患者PBMC(单核细胞)中miR-150表达明显升高,可能成为鉴别诊断肺腺癌和肺鳞癌的新标志物。
血清miRNA的检测在NSCLC预后评估中也存在潜在价值,但miRNA检测方法及检测程序的标准化、内参基因的选择等仍是血清miRNA研究中面临的技术问题。
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使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蛋PI3K/AKT、RAS-RAF-MEK-ERK及STAT等信号通路,这些信号通路对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血管生成有很强的刺激效应。NSCLC中EGFR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胞内段编码结构域,包括外显子19的缺失突变(delE746-A750)和外显子21点突变(L858R),两者占所有EGFR激酶突变的90%以上;此外,还有外显子18点突变(G719S)发生率在5%左右。这些突变均与EGFR-TKI所具有的敏感性有关。而EGFR基因外显子20的插入突变,则与EGFR-TKI的耐药有关,发生率在5%左右。
三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最早是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一个亚型中被发现的。ALK基因突变(基因重排或基因融合)的NSCLC虽然仅占全部NSCLC的5%,但每年新发病例数在中国仍接近35000例。针对ALK基因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克唑替尼,是一种ATP竞争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特异性靶向抑制ALK,也可抑制MET和ROSI等信号通路。2013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克唑替尼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ALKer突变的NSCLC患者。
四
原癌基因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原癌基因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突变在NSCLC的发生率为1.5%-3.5%,而BRAF V600约占BRAF突变的50%,并与EGFR-TKI的原发性耐药有关。
五
间质表皮转化因子
间质表皮转化因子(cellular-mesenchymal to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基因编码的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90000的跨膜糖蛋白,属于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MET基因扩增和过度表达可持续激活相关下游信号,从而避开EGFR-TKI的靶点[3]。
六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是EGFR下游的一个重要信号转导分子,突变后的KRAS蛋白不再依赖上游EGFR的活化而会直接激活MAPK信号通路,导致肿瘤增殖、转移。
七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突变,使受体持续激活,导致肿瘤细胞不断增殖、转移。
八
其他
另外,EGFR基因外显子20的插入突变和T790M突变;P1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等,都会对EGFR-TKI产生原发性耐药。
综上所述,EGFR-TKI的耐药机制可归结如下:
专家点评: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 李玉杰 主任技师
ctDNA在NSCLC诊疗中能够真实地反映肿瘤组织的基因突变图谱及肿瘤的动态变化,是NSCLC筛查诊断、监测MRD、个体化治疗和预后监测的可靠指标。目前ctDNA检测技术(如ARMS:突变扩增系统、ddPCR:数字微滴、PCRTAm-Seq:标记扩增深度测序、WGS:全基因组测序、CAPP-Seq:癌症个体化深度测序等)在通量、检测范围、灵敏度和特异性等方面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检测方法被批准应用于临床。
然而,由于ctDNA在血液中的含量甚微,对突变的准确性检测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除此之外,对于早期NSCLC诊断筛查的低灵敏性、较高的检测成本、未标准化溯源以及如何确定肿瘤的组织器官来源等问题亟待解决。ctDNA检测从科研到临床还需要更加充足的前瞻性研究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临床检验 一万个为什么》分子生物学检验分册
[2]曾小莉,张韶岩,郑君芳,等。微小RNA-150在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J].中国肿瘤临床, 2012,22(39) : 1783-1786
[3] Aggarwal C, Rolfo CD, Oxnard GR, etal. Strategies fo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plasma-based NSCLC genotyp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Nat Rev Clin Oncol, 2021,18(1): 56-62
END
本文由检验之声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青翠欲滴
校审:晨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