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过后,最易出现6种病!
8月23日11时15分59秒,迎来今年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节气。
《礼记·月令》中记载:“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结束,逐渐进入真正的秋天。
处暑后,我国各地气温逐渐回落,进入秋高气爽的时节。 当然,处暑之后,秋燥也逐渐出现。处暑节气的显著特征就是空气干燥,人们往往感觉皮肤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冒火,大便干结。所以处暑过后保健都离不开防秋燥。
处暑后
最易出现6种病
1. 咳嗽
燥为秋季的主气,最容易伤害的就是喜润恶燥的肺脏。
秋天,人体内一般都会有夏季带来的热毒,很容易出现口干、口苦、便秘等,还有些人常感冒伴有咳嗽。
2. 皮肤干痒
处暑过后,降水减少,湿度降低,皮肤容易干燥,在早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早晨起床时会觉得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即便喝一大杯水,也难以解渴。皮肤干燥就容易发痒,甚至有时挠破皮肤都不解痒。
3. 心血管病
三伏天结束,气候变化之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不能忽视。
从出伏到秋分正是夏秋的过渡时期,我国北方天气慢慢变凉,早晚凉爽,中午较热,气温波动较大,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摄氏度,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4. 哮喘
秋季是部分疾病容易发作或者加重的季节,其中呼吸道疾病首当其冲。
很多患者在夏季长时间使用空调,立秋过后,天气转冷,与人体中的寒气内外夹攻,原有的哮喘就会急性发作。
5. 鼻炎
刚过的夏天雨水大,鼻炎患者增多,而入秋后,昼夜温差大,使得夏天没发作的鼻炎开始蠢蠢欲动。
一是开空调,空调过滤网上的尘螨和其他过敏原搅动起来,进入呼吸道而引起;二是昼夜温差大,使鼻黏膜受损;三是秋季花絮传播广泛,易引发。
6. 抑郁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常给人一种凄凉悲伤的感觉。日久使人意志消沉,免疫力低下,易产生抑郁,因此,秋季一定要注意情志养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