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讯| JACC子刊:FFR REACT研究再次证明IVUS在支架植入的关键作用
每日毅讯
随着冠脉功能学技术和冠脉内腔内影像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冠脉介入进入精准治疗时代。两种技术的相辅相成,帮助术者更好的选择介入策略和评估手术效果。近期,JACC: CV intervention杂志发表的FFR REACT研究报导了一种联合治疗策略的有效性。
在这项单中心、随机、双盲试验中,研究者入组了PCI术后FFR<0.90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IVUS指导的优化或标准治疗组(对照组)。主要终点是1年后靶血管失败TVF,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和临床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
研究结果显示:291名PCI术后FFR<0.90的患者被随机分组(IVUS优化组:n=145/152支血管,对照组:n=146/157支血管)。PCI术后平均FFR为0.84±0.05。IVUS优化组中共有104条 (68.4%) 血管进行了额外优化,包括额外的支架植入(34.9%) 或仅后扩张(33.6%),导致这些血管的PCI术后FFR平均从0.82±0.06增加至0.85±0.05(P<0.001),20%的血管的PCI术后FFR≥0.90。两个研究组的1年TVF率相当(IVUS优化组:4.2%,对照组:4.8%;P=0.79)。在IVUS引导的优化组中,临床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0.7% 对 4.2%,P=0.06)。
“毅讯点评”
本研究虽然是小样本的RCT研究,但是由于目标人群明确,且结合了冠脉功能学和影像学技术,非常清晰的展示了对于PCI术后血流灌注改善不明显的患者,采用IVUS指导可以明确优化后续操作,且有明确的靶血管重建率减少的趋势。
参考文献: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981832/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高血压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扫码关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