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VR是一个英文缩写,它的中文的全称叫:经皮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勇攀“心”高峰!
近日,68岁的阿婆康复出院了,这是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完成院内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在医院多学科团队协同下,手术取得圆满成功,为一名68岁的阿婆解决了“心头难”,术后恢复良好,经过一周的术后护理和恢复,已康复出院。
手术现场
长期以来,对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行开胸瓣膜置换术,但手术风险高、创伤大。
而TAVR手术不需要外科开刀即可解决“心脏地带”的“重大难题”让饱受心脏瓣膜疾病困扰的患者免受开大刀的痛苦,目前该手术方式仅能在国内部分先进医学中心顺利开展。此台手术的成功完成,也标志着桂医二附院心血管诊疗技术的新高度、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反复胸痛,不知其因
68岁的阿婆,因“反复气促一年余”入住桂医二附院,一年来备受折磨。
经住院检查后发现,阿婆患有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中度反流,阿婆病症严重且复杂,主要问题是心脏的“一扇门”坏了,导致阿婆出现气促的症状。如果采取传统治疗手段,外科开胸,阿婆不仅无法耐受,而且相应的风险也较高,恢复周期很长。
研判病情,对症施救
经我院多学科会诊研判后,心内科专家、副院长夏中华提出了采用目前心脏瓣膜领域创伤小、恢复快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方式,解决阿婆“心门”的梗阻,恢复心脏的活力。
在完善了术前相关的超声,心脏CTA等检查后,医院心内科、超声科、介入科、影像科、心胸外科、麻醉科及护理团队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及风险应对措施,先用药物控制症状,等患者机体状态调整为最佳时行TAVR手术,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的方式,采取股动脉穿刺经导管的方式,沿着血管轨道为阿婆成功换上了“心门”。手术仅持续约2小时,取得圆满成功,阿婆苏醒后也安返病房。
(图为手术置换的瓣膜)
重修“心门”,再获新生
瓣膜释放后,造影显示,阿婆的“心门”重修于好,可以正常关闭,血压也恢复到正常水平。
(图为术后即刻血压,血压恢复良好)
夏中华介绍说,相比传统外科手术,经股动脉的TAVR不需要打开胸骨,几乎没有明显的失血,麻醉时间更短,创伤小、恢复快。
随着TAVR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快,患者群体不断地扩大,更多的病例呈现出来,此次桂医二附院完成的首例TAVR手术,为无法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带来了全新生命的希望。
手术的成功也是桂医二附院心血管团队高水平协作能力的体现,也标志着医院向着国际领先技术的进一步靠拢,这将为我市及周边地区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科普小知识
1.什么是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是一种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大于65岁人群中AS发病率约2%,而在85岁以上人群中占比达4%。有症状患者2年死亡率为50%,5年死亡率更是高达80%,比让人谈虎色变的恶性肿瘤生存率还要低。
2.什么是TAVR?
TAVR是一个英文缩写,它的中文的全称叫:经皮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它是手术的一种新的形式,一种微创的方法。跟外科的开胸手术来对比,TAVR的创伤非常的小,因为一般的开胸手术,差不多需要在胸口开一扎长的切口。如果行TAVR的话,就可以做到微创,几乎没有切口。
文:黄敏
编 辑:龚富(实习生)
校 对:欧科彤
审核:林创标 黄涛
主 编:支 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