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金标准?
“微血管减压术”通俗地讲就是将压迫神经的血管分离开来的手术方法,1967年由Jannatta教授首次提出,目前已成为治疗面肌痉挛的标准方法。其优点是在解除局部血管压迫、消除症状的同时,保留面神经正常的感觉、运动传导功能。
颅内神经、血管密布,如果神经、血管相互搭在一起,血管的搏动就会导致神经短路,面神经兴奋性增强,出现面肌痉挛等。压迫神经的血管称之为“责任血管”,常见的责任血管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椎动脉等。责任血管可以是一支也可以是多支,既可以是动脉也可以是静脉。
手术方法:全麻下,于患侧耳后、发际内纵行4-5cm的直切口,颅骨开一铜钱大的小孔,直径约2-3cm,在显微镜下对面神经走行区进行探查,将所有可能产生压迫的血管、蛛网膜条索都松解开,并将这些血管以Tefflon垫片与神经根隔离,一旦责任血管被隔离,产生刺激的根源就消失了,面神经的高兴奋性就会随之消失,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面部疼痛或痉挛立即消失,并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觉和功能,不影响生活质量。整个手术过程大概两小时。
微血管减压术是针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病因进行治疗的方法,并且能够保留这些神经的解剖完整。由于微血管减压术具有效果明显、非破坏性、副损伤少、极低的复发率等优点,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面肌痉挛安全、有效的方法。
除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外,其他所有面肌痉挛的患者均适合微血管减压手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包括听力减退、面部感觉减退,但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在大的神经外科医疗机构这种并发症低于5%.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在国际上这种手术方法已成为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超过 5 万名面肌痉挛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世界上总体在 82 %~ 99 %间,复发率仅在 1~5 %左右。现在微血管减压术已经成为治疗面肌痉挛的“金标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