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栏】你以为你是懒癌患者吗?NO,你只是压力太大
当你想要做某事,却总是无法开始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你的想法肯定是:我的自控力太差了,我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自控力,有了更强大的自控力之后,我就能更好地掌控自己,就能更好地实现那些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 然而,过去20年脑科学研究却告诉我们,这种观念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因为那些自我控制理论的追随者并不知道还有着更为基本的东西在起作用,那就是自我调节。
比自控更重要的,是自我调节
当我们处在情绪不稳定或者情绪失去平衡的时候,行动力和自控力就会不由自主地变得很糟糕。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先将情绪调节到平稳状态,自控和行动才有可能实现。所以,相比自控力,自我调节才是更为根本的能力。
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在拖延,无法按照自定计划去行动,这并不是因为你本身就很懒,或者本身意志力就很薄弱。而是因为你的心理压力太大,应激系统一直处于运行和警觉状态,消耗了你过多的能量,使得你大脑新皮层的正常功能无法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强调自控力反而会让你因为内疚和自责而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紧接着你的大脑就会释放出更多的压力激素,新皮层的功能进一步被抑制。这样的结果就是,想要实现自控变得更加困难了。 此时的你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自我控制,而是自我调节。自我调节的作用和自我控制完全相反,它能够帮助我们关闭大脑和身体的“战斗或逃跑”模式,让情绪脑恢复到平静的状态。只有在情绪脑解除警报之后,思考脑才能发挥作用,你才会有足够的精力和能量来应对困难与挑战,把要做的事情做好。
识别你的压力源
如果说自我调节的目的是关闭大脑的“警报”模式,那么自我调节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自然就是找到“警报”的压力源。也就是要了解是什么让杏仁核感到不安和有威胁,并最终发出了警报。 那么,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压力源呢?这里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那就是,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往往都是来源于信念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如果你内心存在着焦虑、愤怒或担忧之类的消极情绪,那一定是因为现实与你所期待的不一致,或者你害怕会出现与期待不一致的结果。 如果说,愤怒、不满和失望通常是因为现实和期待不一致所导致的,那么担忧和焦虑一定是因为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不想要、不期待发生的事情和结果上。这是因为,以杏仁核为中心的应急系统其实是非常原始和落后的,它没有办法区分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想象。当我们去想象一个不好的事情或者结果的时候,它就会以为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于是就会拉响警报,为接下来的“战斗或逃跑”做好准备。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各方面的潜能都会受到影响,反而更容易失败,更容易得到自己不想要的结果。
所有压力都是认知层面的,都是因为头脑中的某种信念和想法而引起的,找到了这些信念和想法,我们就找到了压力源。
如何消除心理压力
接受那些自己改变不了的事情,然后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可以改变和掌控的事情上。 从本质上来说,我们生活中的所有痛苦都是源于无法实现的控制欲,是因为我们总想去控制那些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比如已经发生的事情,未来不知道会不会发生的事情,或者他人的看法等等。却不懂得把注意力放在那些自己可以改变和控制的事情上,以此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虽然我们无法直接掌控自己的情绪,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信念和看法,改变注意力的焦点,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状态;通过调节情绪和状态,我们就能够改变自己的行为;通过改变我们的行为,我们就能间接地影响和改变最后的结果,也能改变他们对我们的看法和态度。
通过这样的自我调节,我们就能让自己的心里压力得到很好的缓解,让情绪脑恢复到平衡状态,当精神压力消失之后,我们的自控力自然就会提高,行动力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