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免疫细胞治疗乙肝,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曾对乙肝相关治疗进行过专题报道。解放军302医院肝病生物治疗中心主任王福生一直以来都把慢性乙肝临床诊治面临的难点作为科研攻关的重点。
病毒性肝炎主要可分为以下五种:
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
但一说到肝炎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乙肝(乙型肝炎)
沉默的杀手——乙肝
患上乙肝通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乙肝起病隐匿,大多数人在初次被乙肝病毒感染时,并不出现明显的症状。即使是长期携带乙肝病毒的感染者,也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无症状或无特异性症状。乙肝感染后易转为慢性,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乙肝患者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很高。因此,乙肝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01、我国乙肝发病现状
《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发布的最新乙型肝炎发病情况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2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例,每年约有35万人死于与慢性乙肝相关的疾病。
从2013年到2016年乙肝新发人数都相对稳定在95万左右,2017年开始出现增长趋势,突破100万。近两年来,乙肝新发人数增幅有微小变化,但基本均维持在100万以上,我国乙型肝炎的防控刻不容缓。
据统计,每年只有不到1%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被抗病毒治疗治愈。而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7000多万例,其中近九成未得到治疗。
02、为什么感染乙肝病毒难以治疗
主要因为它有以下特性:
1.嗜肝性
病毒要入侵细胞内部,一般都要通过一个细胞膜的受体,才能进来。而乙肝病毒特别喜欢肝细胞,是因为肝细胞有胆汁酸受体,乙肝病毒就是通过这个受体,偷偷地潜进了肝脏细胞。所以肝脏很容易成为HBV的“新家”。
2.DNA的特殊结构
当病毒来到肝细胞膜,找到可以入侵的受体,然后把“外衣壳蛋白”HBsAg(病毒表面抗原) “脱掉”。进入肝细胞内部,直奔细胞核;病毒到达目标处后,再把内衣壳脱掉,病毒DNA带着自己的DNA聚合酶一同进入肝细胞核,就像带了一个助手一样。这时候,乙肝病毒DNA,就会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产生两种可能:
①把其中一条链补齐,形成两条闭环的共价DNA,称cccDNA,结构非常稳定,这种是乙肝病毒的主要生存的方式;
②把制造病毒外衣壳(HBsAg)的那一段DNA,直接插队到我们的肝细胞DNA中,整合在一起。病毒就这样,躲在肝细胞核内,不断地让肝细胞来帮它复制后代。
03、央视报道:免疫细胞治疗乙肝
目前常规的乙肝治疗是通过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减轻肝脏的炎症、坏死、从而阻延疾病进展,但是很难从根本上清除病毒。
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曾对乙肝相关治疗进行过专题报道。解放军302医院肝病生物治疗中心主任王福生一直以来都把慢性乙肝临床诊治面临的难点作为科研攻关的重点。2000年,长期关注国外前沿动态的他提出了免疫细胞治疗慢性肝炎的想法。
经过多年刻苦攻关,王福生和他的团队探索出一条治疗乙肝的新途径,那就是将药物抗病毒治疗和细胞免疫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技术在国际上也是首创。
患者韩先生此前接受细胞免疫疗法,成功治愈乙肝,各项肝功指标正常,乙肝表面抗原也显示阴性,他高兴地表示:我不是乙肝了,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了。
王福生介绍,把病人的免疫细胞,通过仪器分离后,在体外进行培养和扩增,使其数量和功能得到增加。这个过程就像把普通人变成警察,能够抓坏人一样。它到体内能提高免疫功能,达到减少病人体内乙肝表面抗原的效果,实现表面抗原转阴的目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