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二院成功举办第七届大连星海肺癌规范化治疗进展暨2022年辽宁省医学会肺癌继教项目
近日,由大医二院胸部肿瘤1科主办的第七届大连星海肺癌规范化治疗进展暨2022年辽宁省医学会肺癌继教项目在我院顺利召开,本次大会邀请了国内肺癌诊治领域知名专家,就最新的肺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辅助治疗等新进展进行梳理总结,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深刻的专题报告和学术交流。会议内容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与会专家反响热烈。
大会执行主席、大医二院胸部肿瘤1科陈骏教授主持会议。会议伊始,大医二院王琪副院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教授、北京朝阳医院安广宇教授三位名誉主席致辞,三位主席对我院胸部肿瘤1科的蓬勃发展做出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科室在肺癌规范化诊治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学术报告环节,来自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朱志图教授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胡兴胜教授带来题为《2022ASCO EGFRm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的学术报告。他详细介绍了2022年度ASCO国际会议上多个晚期NSCLC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这些研究进展为晚期肺癌的诊治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同时也为在场的同道们开拓视野。讨论环节邀请了大医二院孙利敏教授、周欢教授,大医一院王玲教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剑教授,讨论嘉宾们各抒己见,就临床上遇到的一、二、三代EGFR TKI用药选择上进行了经验分享和热烈讨论,并互相传授诊疗经验。
第二节内容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亚杰教授主持,北京医院艾斌教授为大家带来了《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报告,本部分内容总结了EGFR突变阳性患者术后TKIs辅助治疗方案及多种指南的推荐,填补了临床工作中这部分患者在诊疗方案优化选择上的不足,在场同道纷纷表示获益匪浅。讨论环节邀请了大医一院周涛教授,大连市中心医院霍伟教授,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王玫玫教授,大医二院靳京教授。专家们就辅助靶向治疗的研究终点、持续时间、药物选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对TKI辅助治疗有了进一步认识。
第三节内容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波教授主持,北京朝阳医院葛洋教授带来了《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策略》讲座,分享了三代TKI的各种临床研究结果和治疗选择。讨论环节邀请了大医一院张春霞教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刚教授,大连市中心医院于晓旻教授,大医二院刘丹教授,嘉宾们就EGFR TKI用药时机和临床实际应用选择上进行积极讨论、分享观点,对于热点问题,金波教授也同讨论嘉宾一同分析临床病例,年轻医生纷纷加入讨论。
第四部分由辽宁省人民医院赫丽杰教授主持,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杨宇教授带来《肺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策略》的报告,杨宇教授就新辅助和辅助免疫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做出了精彩报告,免疫辅助治疗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仍处在探索阶段,把最新的诊治理念应用到临床实际中去,可以尽可能优化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方案。讨论环节邀请了大医一院殷柳教授,大连市中心医院尹良伟教授,大医二院高冰教授、车懿霖教授,同道们就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指南推荐和疗效评估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希望将来能有更多患者通过免疫辅助治疗获益。
下一环节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凌云教授主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曲秀娟教授带来《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管理》的主题报告。报告就“慎重、合理应用激素控制irAE、irAE的发生及发生时间与疗效的相关性等”问题做出了深入分析,这一部分内容就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做出了总结和指导。本段讨论环节邀请了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曲范杰教授,大连市友谊医院郑玉军教授,大连市中心医院韩雪教授,大医二院李丹教授,四位专家就“停药后再挑战ICI”、“如何评估再次用药的风险/获益比”等问题交流了经验,为临床中常见的irAE难点和痛点做出了经验分享,进一步规范irAE的治疗模式。
最后一节内容由大医二院李秀华教授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杨晟教授带来了《肺癌MDT专家共识解读》报告,肺癌MDT专家共识是通过规范MDT诊疗流程,不断提升肺癌诊疗水平和科研能力,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受益最大化,为肺癌患者全病程管理提供更全面、规范的诊疗依据。讨论环节邀请了大医二院王齐敏教授、孙传恕教授、王晓梅教授和臧丹教授。不同科室的专家们就临床实践中肺癌MDT带来的临床获益做出了经验分享,充分肯定了我院MDT诊疗团队在多学科诊疗活动中的突出贡献,并期待这种规范化的诊疗活动能够持续开展下去,积累病例的同时更能优化病情复杂患者的诊疗体验。
会议尾声,大会执行主席陈骏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陈骏教授对本次与会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未来将持续为大医二院的肺癌诊治事业输送全新的诊疗理念,保持规范化、精准化的诊治流程。本次“云中说”会议在一片融洽的气氛中落下帷幕,线上+线下的肺癌诊疗专家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意犹未尽,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一定能在国内肺癌规范化诊治领域大放异彩,并为肿瘤内科医学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胸部肿瘤1科
大医二院胸部肿瘤1科为肺癌亚专科,主要收治胸部肿瘤患者,为国家级肿瘤重点专科,辽宁省肿瘤重点专科,大连市肿瘤重点专科,由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中青年业务骨干组成,为大连市肿瘤诊疗中心,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在中晚期肺癌的诊治方面,已经达到区域领先、国内一流的地位。是国际癌症治疗学会(MASCC)会员单位,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单位,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分子肿瘤与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全国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肿瘤科普专业委员会全国副主任委员单位。
科室注重精准医疗,在规范化、个体化的基础上实现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目前肺癌领域已经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科室医生把握国际肺癌学术会议交流学习机会,结合自身经验体会,与国内同道一起制定中国版肺癌诊疗指南、共识5部。
多年来,胸部肿瘤1科已经广泛开展了肺癌的基因诊断,实现了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特别着眼于肺癌的综合防治:实现肺癌的“个体化”治疗。在分子诊断的基础上,进行分子靶向治疗,为肺癌患者“对症下药”,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完成肺癌的转化医学研究,广泛开展病因学、预后学等与肺癌患者密切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实现基础研究早日向临床医学的有效转化;致力于肺癌的临床试验研究,作为国家临床药理试验基地,大力推广循证医学研究,积极开展国内、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为国内有影响的肺癌多学科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单位,把握肺癌学科领域治疗前沿。
科室对胸部肿瘤,尤其是肺癌、胸膜间皮瘤、纵膈肿瘤(胸腺肿瘤)的规范化、个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对肺癌进行病因学研究,精准筛查高危人群;精准分析肺癌患者的基因分型,实现精准诊断、精准治疗。现科室共有9名医生,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4名,1名博士在读,硕士学位4名,临床肿瘤学博士导师1名,硕士导师1名。
科室除开展常规住院化疗外,更在大连市率先开展门诊化疗已十余年,在肺癌的一线及二三线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可同时进行组织及血液基因检测,准确实行分子靶向治疗,作为大连市首批靶向药物慈善赠药基地,多年来,更使广大肺癌患者因享受免费靶向治疗而受益。
科室常规参与院内、省内、国内的多学科会诊,此外,与美国梅奥医院、美国北卡罗纳大学、医科院肿瘤医院、中科院化物所等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有着多年的协作,参与国际、国内多项临床试验研究,多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内外肺癌专业杂志,为国内外肿瘤界广为关注。科室医生主持及参与国际、国家、省市级课题多项,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大连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大连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两项,在多个国际、国家、省市级组织担任学术职务,主编国家级教材及专著6部,学术、医疗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胸部肿瘤1科将一直秉承“与医院同呼吸、共进步”的科室发展理念,不断努力、创新发展,为胸部肿瘤患者争取最大的生存获益!
专家介绍
陈骏,教授, 肿瘤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Mayo Clinic(梅奥医院)高级访问学者。 澳大利亚Univer 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西澳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国际癌症支持治疗学会(MASCC)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分子肿瘤与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肿瘤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液体活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精准医疗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靶 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免疫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微生态学 杂志、中国医药科 学杂志编委,中国肺癌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Plos One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Oncology等杂志审稿专家。
供稿:胸部肿瘤1科 车懿霖
编辑: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姜晨
审核:宣传与文化建设部 郭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