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砥砺前行——祝贺阜外医院结构中心使用全超声引导成功完成MitraClip™上市后单中心植入100例
初秋刚至,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中心潘湘斌教授团队在中国二尖瓣介入历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8月中旬团队成功完成了MitraClip™自中国上市后单中心植入第100例手术,是我国唯一一家完成MitraClip™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手术达到100例的团队。回顾历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中心自2021年年初开展全国首例MitraClip™手术以来,已成功救治众多二尖瓣危重患者,此次百例的突破,再一次彰显出阜外团队在二尖瓣微创介入治疗上的精益求精和卓越追求。
手术当天,恰逢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培训班第六十期培训会,国内众多二尖瓣领域专家线上齐聚一堂。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谢涌泉教授主持,四川省人民医院曾杰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分享了自己的MitraClip™经验。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涛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克教授、珠海市人民医院姜小飞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石凤梧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杨毅宁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朱政斌教授等参加了线上讨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徐东教授来到手术现场观摩学习并与阜外团队同台操作体验MitraClip™手术。
病例介绍
患者,女 ,76岁,因“活动后气短、乏力4年”入院。
TTE:MR 4+,EF 70%,LA 41mm,LVEDV 47mm。二尖瓣后叶稍厚,P2区瓣叶收缩期脱向左房,致瓣膜对合不拢,前叶关闭位置未见明显异常,EROA 0.4cm²,VC=6.6mm,PISA半径约10mm,每搏返流量70ml。
TEE:DMR 4+,二尖瓣后叶稍厚,P2区瓣叶收缩期脱向左房;二尖瓣开口面积4.5cm² ,平均跨瓣压差1mmHg。
诊断:
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
心脏扩大
肺动脉高压
心功能III级(NYHA分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血压
高脂血症
上消化道出血(已纠正)
胆囊切除术后
腰椎术后
术前 超声
术后 超声
手术全程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无放射线,无造影剂,利用超声在心脏内成像的优势,精准定位,潘湘斌教授仅通过一次夹合便完成了手术,手术过程行云流水,整台手术耗时不到1小时,术后返流量由术前的4+变为术后的<1。在最后的释放环节,潘教授更是亲自指导徐东教授操作完成安全释放MitraClip™。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潘湘斌教授将手术的每一步所需注意的细节都娓娓道来,以帮助线上学习的广大医生同道得到最深刻的理解。并针对线上专家们提出的问题,作出细致的解答。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台手术的日期是2021.1.6,当时潘湘斌教授带领团队顶着疫情的压力完成了中国首台植入,那种激动的感觉还记忆犹新!”,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谢涌泉教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触良多。
MitraClip™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款得到美国、欧洲和中国批准上市的二尖瓣缘对缘微创介入器械,其操作技术难度相当大。在中国大陆地区潘湘斌教授是唯一一个具有带教资格的指导医生,为了帮助更多的医务人员学习该技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控中心特成立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培训班,邀请潘湘斌教授通过手术直播的形式对广大医生进行MitraClip™手术教学,帮助全国广大医生同道,提高中国介入术者的技能水平。潘湘斌教授指出:“一项技术如果只掌握在几个人手里,那绝对不是一个好技术。希望借助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质控中心的平台,展示真实世界的学习曲线,帮助更多的医生能够熟练掌握MitraClip™技术,以救助更多的病患重获健康”。目前阜外医院结构中心在潘湘斌教授的带领下已培养出7位可独立完成MitraClip™手术的术者,在未来,阜外医院结构中心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依托国家结构性心脏病质控中心的平台,让全国更多的医生同道了解并熟练掌握新技术,逐步加速国家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的发展,让更多深受结构性心脏病困扰的患者得到最好的救治!
同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中心一路乘风破浪,勇于创新。将我国原创的超声引导介入技术应用到MitraClip™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技术上,此项全超声引导的MitraClip™手术受邀在我国结构性心脏病大会及国际心脏病大会CSI上做手术演示,赢得国内外众多业内专家的好评。
此次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中心潘湘斌教授团队成功完成MitraClip™上市后全国首个单中心植入100例是值得中国结构性心脏病治疗领域值得纪念的里程碑事件!希望我国原创的全超声引导MitraClip™手术,给更多的二尖瓣疾病患者带来希望,解除病痛。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