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偏瘫患者患肢一定是输液、注射的“禁区”吗?

2022-08-21 17:05

偏瘫患者患侧注射不是绝对禁忌证。偶尔的在患侧皮下注射一次两次,也并非不可以。但长期皮下注射或输液,则不可取。

患者右侧肢体偏瘫、多次皮下注射后,患者诉右侧肢体偏瘫,痛觉不敏感,要求护士将药物注射在右上肢。患侧绝对不能注射、输液吗?

案例

患者,男,70岁,因“小细胞癌”化疗后一周入院再治疗。白细胞危急值示0.18*10^9 /L,医嘱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200ug ih Q8h。

患者既往脑梗塞史,右侧肢体偏瘫,右上肢感知受限,再经历两天6针的左侧肢体注射后,患者诉右侧肢体偏瘫,痛觉不敏感,要求护士将药物注射在右上肢。

护理人员都一个常识,就是不在偏瘫患者患侧输液。同理,注射也是如此。

这就为难了,要怎么跟他解释呢?——话题来源:丁香园护理论坛

点评

其实,反复注射,患者疼痛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患者之所以要求在患侧注射,就是因为一个突出的护理诊断——疼痛:因皮下注射造成的疼痛问题。

患者的话是不是也有一定的道理:患侧肢体痛觉不敏感,可不可以听患者的选在患侧为患者进行皮下注射呢?

讨论

我们先来看业内同仁们的热议:

#右上肢偶尔也可以注射一下,患者的建议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感觉也不是绝对禁忌症。

#患肢输液的话会到时血管循环不好容易有血栓,静脉回流受阻导致水肿。皮下注射的话,有可能药效吸收不会太好吧?

#评估吧。如果偏瘫侧肢体没明显的萎缩并且末梢循环好的话,皮下注射也没道理绝对不能打。

由此看来,临床护士对于患侧注射,并不是持强烈反对态度,还是持审慎和从实际出发的意见。

让我们来循证一下:患侧绝对不能注射、输液吗?

循证

一、教科书《基础护理学》密闭式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未提及

1、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及查对,预防感染及差错事故。

2、根据病情需要安排输液顺序。

3、长期输液的患者,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

4、输液前排尽针管、针头内空气,严防空气栓塞。

5、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6、严格掌握输液速度。

7、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

1)滴入是否通畅。

2)有无药物外渗。

3)观察有无输液反应

8、静脉留置针严格掌握留置时间。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并没有专门注明偏瘫患者患侧不能输液。

二、2016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明确说明

(输液治疗)选择穿刺部位应避开接受该侧乳腺手术清扫腋窝淋巴结、淋巴水肿或动静脉瘘/移植的上肢末端;在对身体该侧进行放射治疗后;或脑血管意外后的患肢。

为什么应避开在偏瘫患者的患侧肢体进行输液?

主要是从以下方面考虑:

1、易出现患肢水肿   偏瘫肢体运动及感觉减弱,输液渗出时对肿胀、疼痛感觉减弱,容易出现患肢水肿。

2、易出现输液并发症   偏瘫肢体进行输液时,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液体及药物滞留于患侧局部静脉的时间相对延长,对血管的刺激时间也延长,因而易发生静脉炎等输液并发症。

3、妨碍患侧功能恢复  在偏瘫肢体上输液,不仅加重肢体肿胀程度,同时长期制动可造成废用性萎缩等,使偏瘫侧肢体供血及供养不足,从而使患肢发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提高,妨碍了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

注意:以上问题的出现,是指在长期输液治疗的前提下。

对策

当下,护士需要面对的,就是一个缓解患者注射的疼痛,为患者的突出问题。

减轻患者注射时的疼痛的护理措施:

1、心理疏导    注射时转移患者注意力。对其进行安慰,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

2、取舒适体位  注射时,安置患者舒适注射体位,嘱放松,转移其注意力。

3、选择合适的注射工具  选择小针头、1ml注射器进行皮下注射。

4、无痛注射  掌握无痛注射法,如护士注射时采用两快一慢:进针、拔针快,推注时要慢。进针时注意进针角度,避开硬结、红肿部位等。

5.认真阅读说明书  注射前阅读该药的说明书,确保患者正确、安全使用。

6、轮换注射部位  除了患者上肢,还有其他部位可以选择注射,避免同一部位多次注射,造成患者疼痛加剧等。

7、促进药液吸收   患者多次注射,为缓解局部注射部位疼痛,可采取热敷、贴土豆片等方法,缓解疼痛,促进吸收。

上述案例中,究竟能不能在患侧皮下注射?

患者的提议也不是说完全没有道理,但也要综合患者的康复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综上:偏瘫患者患侧注射不是绝对禁忌证。偶尔的在患侧皮下注射一次两次,也并非不可以。但长期皮下注射或输液,则不可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皮下注射,偏瘫,注射,护士,静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