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的概念
不少家长都不了解“假性近视”,只是简单地认为假性近视不用处理,休息一段时间孩子的视力他自己自动就恢复了。大部分家长还会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肯定就是假性近视,不用特意去检查,其实是耽误了孩子。
在不确定自己的孩子是否属于假性近视的情况下,你知道该怎么做吗?今天我们就来教大家几种简单的判断方法。
1)什么是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近视,它其实是一种是由于调节过度使睫状肌持续性地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使物体的成像在视网膜前,因其症状与近视一样,但与近视存在本质的区别,所以称为“假性近视”。假性近视是功能的异常,是可逆的!
2)孩子一旦出现“假性近视”,可能会伴随着以下症状:
(1)看东西模糊,视力不稳定;
(2)近距离工作后眼胀,头痛;
(3)对光敏感,畏光;
(4)看远不清楚,过一会儿会缓解,从视近转为视远时聚焦困难。
3)近视的概念:
我们常说的近视是由于眼轴的增长或(和)角膜曲率的变陡改变了眼睛整体的屈光状态,使物体不能清晰的成像在视网膜上,表现为看远不清楚。是不可逆的!
4)“假性近视”和近视的区别:
两者产生的原因不一样:“假性近视”是一种视功能异常,由于调节过度,晶状体变凸,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近视是眼睛整体的屈光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两者症状相似但略有不同:近视表现为看远不清而“假性近视”不仅表现为视物不清还伴随着畏光、视疲劳和调节过度的症状。“假性近视”和近视最大的区别在于“假性近视”可以通过放松调节得到缓解或消除,而近视的度数是不会下降和消除的。
5)如何发现孩子是否为“假性近视”?
我们可以通过散瞳来辨别“假性近视”和近视。散瞳是利用药物使睫状肌麻痹,放松多用的调节,获得真实的屈光度来排除“假性近视”。
6)孩子“假性近视”了该怎么办?
假性近视通过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可以逐渐治愈。由于睫状肌紧张,使晶状体太凸,导致的近视被称为“假性近视”,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按摩放松睫状肌来缓解症状,甚至恢复视力的。
7)散瞳会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吗?
首先,在医生指导下的散瞳是不会对眼睛产生伤害的。散瞳后有怕光的现象,这是由于散瞳药物会使瞳孔扩大,进入眼内的光线增多了,刺激性增强,所以会出现怕光、流泪等反应;且因为散瞳后睫状肌麻痹,视近物不清。
出现这种情况时,不用担心,随着药效逐渐消失,瞳孔逐渐恢复,这些症状就会慢慢减轻直至恢复正常。
散瞳只是眼睛局部用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也是很少的。少部分儿童使用阿托品散瞳后出现脸发热或灼热感、面部潮红、眼部不适、口干、头晕、恶心等症状,此时可通过多喝水来缓解。
滴散瞳药后按压泪囊位置(眼睛内侧与鼻梁交界处)约3分钟,避免药物经鼻泪管流到鼻腔中,减少鼻黏膜的吸收,可有效减少这些症状的出现。
快速散瞳药的全身不良反应极其少见,不过有一少部分儿童可能会对散瞳药有过敏反应,比如起皮疹等,停药即可消失。
散瞳后的一些事项:散瞳期间由于视近模糊,尽量避免近距离用眼,例如写作业、看书、玩电脑等。同时由于瞳孔扩大,应避免强光刺激,尤其避免强烈的太阳光刺激,户外时可配戴太阳镜或遮阳帽。
养成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
早晨起床洗脸时,一定要注意清理晚上睡觉时产生的眼屎及眼睛周边的卫生;尽量避免风沙等天气外出,以免风沙进入眼睛,造成感染。晚上睡觉时还可以用热毛巾敷一下眼睛,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眼部肌肉疲劳。
注意用眼,劳逸结合
平常学习、工作、看电视或玩电子产品伤害眼睛,一定要时刻记得给眼睛适当的休息或是做眼保健操,最好是休息的时候在窗户远眺,多看看远处的物体和绿色的物体,调节眼部肌肉放松,让眼睛得到适当的休息。
注意周围的光线环境
光线太暗或太强都会影响视力,光线太强刺激眼睛高度紧张,强光对眼睛的伤害是非常直接的。如果光线太弱,也是随着时间的长久,会影响眼睛对光线的调节能力。因此在用眼的时候,尽量保证光线适宜。
多参加户外活动
室外光线强,瞳孔自然缩小,瞳孔缩小后景深变深,模糊影响就会减少,离焦性模糊也同样减少,视网膜成像更加清晰,减少了模糊对于视网膜的近视诱导,最大程度缓解了用眼的疲劳,同时,户外活动有助于儿童身体的锻炼和体质的增强,对眼睛也是很有好处的。
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也是眼睛新陈代谢、生理机能恢复的关键时刻,经常熬夜,眼睛红肿,或是熬出黑眼圈,这样对眼睛的伤害无疑是非常大的,就更别说视力的恢复与调节了。所以保持良好充足的睡眠,也是保证视力恢复的前提条件与基础保障。
莲子视光提醒:
假性近视离真性近视只有一步之遥,家长朋友千万记得必须及时干预假性近视的孩子。建议马上寻求医生的帮助,不要耽误了孩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