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型分期论治,敷穴、熏蒸、食疗……原来痛经可以这样治!

2022
08/22

+
分享
评论
广东省生殖医院
A-
A+

月经来潮前及经期要注意防寒保暖,不食生冷辛辣食物,不参加过重的劳动和剧烈运动。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尽量避免人流等各种宫腔手术、禁经期同房等,预防继发性痛经的发生。


很多女性在经期前后会出现小腹疼痛、坠胀、腰酸、乏力等不适,有的伴情绪急躁、乳胀、痤疮,有的头痛、头晕明显,有的伴呕吐、腹泻等,更有甚者可发生晕厥。

这,就是困扰万千女性的痛经

痛经具有周期性的痛、坠、胀、疲、恐的特点,发病率可达全部女性的1/3以上,严重影响了女性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痛经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无伴盆腔器质性病变,常见于年轻女性,或初潮后2~3年;

2、继发性痛经有明确病因,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症、宫腔粘连、盆腔瘀血综合征等。

痛经的病因复杂,中医在治疗痛经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早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就对痛经进行了描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凝练出温经汤、少腹逐瘀汤等经典方剂,以及各种治疗痛经行之有效的方法。

广东省生殖医院遵循辨证论治原则,采用中药复方汤剂分期论治,及配合外敷、熏蒸、食疗等方法治疗痛经,希望能帮到您。

壹、中药分型及分期论治

01分型论治寒湿凝滞

表现: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月经量少不畅、色紫暗有块,甚至四肢冰冷,面色青白,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紧。

解析:本型多因贪凉、贪食生冷,或经期冒雨、涉水,使风寒湿邪客于冲任、胞脉之中,经血流通不畅,不通则痛。

治疗:选用温经散寒,化瘀止痛的少腹逐瘀汤。该方由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又被誉为调经种子第一方。方药组成延胡、乌药、小茴香、肉桂、干姜、当归、川芎等。

阳虚内寒

表现: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温热、喜按,经量少,经血色暗,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苔白润,脉沉。

解析:本型多因禀赋阳虚,尤其肾阳虚弱,使冲任虚寒,阴寒内盛,故经血运行不畅,发为痛经。

治疗:以温经暖宫止痛为正法,选用千古名方温经汤,酌加艾叶、小茴香。该方最早记载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中,方药组成吴茱萸、当归、白芍、川芎、桂枝、艾叶、小茴香等。

气滞血瘀型

表现: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月经量少,或经行不畅,月经淋漓不尽,经血色紫暗、有血块,舌质偏紫、边有瘀斑,苔薄,脉弦紧。

解析:本型常因情志不畅,致冲任气血不畅,故小腹胀痛、乳胀、经血排出不畅。

治疗:本型使用清代医家王清任所创另一首活血化瘀名方——膈下逐瘀汤,功能理气化瘀止痛,包括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乌药、香附、延胡索等。

湿热下注型

表现: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部胀痛;或平时少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可有低热,经色暗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或濡数。

解析:宿有湿热内蕴,或经期、产后感受湿热之邪,湿热与经血搏结,发为痛经。

治疗:本型常选用清热调血汤,酌加红藤、败酱草、苡仁等。该方出自清代《医宗金鉴》,既清热除湿,又化瘀止痛。方药组成:丹皮、黄连、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香附、延胡索等。

(向下滑 了解更多类型的痛经该怎么治)

02分期论治

防:经前一周阳气偏盛,血海满盈,肝气易于郁结,需注意调和气血、活血化瘀、行气散结,以预防痛经。

治:针对痛、坠、胀的问题,经期采用止痛验方,药物组成包括丹参、水蛭、土鳖虫、三棱、乌药、山楂、青皮、橘核、荔枝核、路路通等。

固:月经期后气血冲任亏虚,故重点在“固”,体现治病以求本。如对月经失调女性要调理气血,备孕女性要抓紧时机助卵养膜,对合并囊肿、盆腔炎症等的,当治以攻补兼施等。

贰、中药穴位贴敷及外敷

穴位贴敷

①取当归、吴茱萸、肉桂、乳香、没药等药物各等份,研细为末。

②将上药调和成糊状,取适量药膏,敷贴于神阙、关元、气海、三阴交、子宫、次髎、十七椎等穴位。

③于经前7天开始,每天1次,每次4-6小时,连贴5-7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

④如有局部皮肤刺激或过敏,立即停用。

封包外敷

①取上述适量药粉,配粗盐制成药物封包。

②将封包放入恒温箱中加热至60℃,治疗时将封包熨于小腹部及气海、关元穴等穴。

③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于月经前连用7日或需要时随用。

适应症:上述方法适合寒湿凝滞、阳虚内寒、气滞血瘀之痛经者。

叁、中药熏蒸

① 取益母草、桃仁、延胡索、香附、小茴香、艾叶等药物,煎煮两次后将药液倒入盆内。

② 先以药液之蒸气熏蒸双足,待药液降温后泡洗双足。

③ 熏蒸水量要到三阴交穴上部(足内踝上四横指),以全身微汗出为度,熏蒸后避风寒。

④ 每次泡洗30分钟左右,每天1次,每月经前1周开始,连续7天。

适应症:上述方法同样适合寒湿凝滞、阳虚内寒、气滞血瘀之痛经者。

肆、食疗

(1)益母草红糖鸡蛋茶

用料:干益母草30克、干艾草30克,生姜20克,红糖30克,鸡蛋3-5枚。

做法:①将益母草、艾草清洗后装入料包,加入适量清水浸泡15分钟,下鸡蛋一起炖煮,水开后小火炖煮30分钟。②蛋熟后去壳,再下生姜、红糖与鸡蛋同煮15分钟即可。

食用方法:捞出药包,吃蛋饮汤。

特点:益母草为妇科良药,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利尿消肿等功效。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红糖、生姜益气养血,健脾暖胃,驱风散寒,活血化瘀。本茶补肝养血,活血调经,去瘀生新,对痛经、月经过少、血块多等都可调理。

(2)当归红枣炖鸡汤

用料:当归15克,桂圆10克,红枣6个,枸杞5克,老母鸡适量,生姜3片。

制法:①鸡洗净,斩成大块,焯水,药材洗净。②全部材料放入汤煲,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2小时,调味食用。

特点:当归甘温质润,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桂圆、枸杞、红枣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此汤补血、活血、益气,适合各类人群,尤其是女性经期血块多、痛经、经期后调养等。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痛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医生会根据每个个体的情况灵活选择治疗手段。另外,生活中的预防与调护也是非常关键的:

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月经来潮前及经期要注意防寒保暖,不食生冷辛辣食物,不参加过重的劳动和剧烈运动。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尽量避免人流等各种宫腔手术、禁经期同房等,预防继发性痛经的发生。

崔世超

中医妇科学博士

主治医师

81660953843769  

专家介绍

师从岭南罗氏妇科。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生殖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级医学科研基金两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擅长

月经失调、痛经、妇科炎症、不孕症、反复流产等常见妇产科疾病的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1]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3-58.

[2]陆华,谢萍.中医妇科外治法[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59-67.

[3]许冬瑾,黄岳招.我要滋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53-59.

END

撰稿:崔世超

审稿:钟兴明、张璟

审定:黄伟彪

排版、编辑:蔡佳琪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敷穴,痛经,食疗,经期,中医,女性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