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鸡蛋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撰文 | 王聪
编辑 | 王多鱼
排版 | 水成文
心血管疾病 (CVD) 一直是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 缺血性心脏病 (IHD) 、缺血性脑卒中 (IS) 和脑出血 (ICH) 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大部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 血浆脂质,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可在动脉壁内沉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阻塞相应的动脉,通常被认为与 IHD、IS 和 ICH 的风险相关。 鸡蛋作为一种常见食物,是膳食胆固醇的最丰富来源之一,但它们也含有多种必需营养素,例如优质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关于食用鸡蛋对心脏健康有益还是有害,存在着相互矛盾的证据。
有研究显示鸡蛋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正相关,也有研究显示呈负相关,还有研究显示鸡蛋摄入过多 (每周大于10个) 和过少 (每周少于1个) 对心血管有害。 但之前的研究很少评估个体的血浆胆固醇水平在鸡蛋摄入量和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作用。另一方面,脂蛋白可以分为一系列不同成分,包括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等,这些成分用之前的常规方法难以定量。而核磁共振 (NMR) 代谢组学为从更详细探究它们之间的关联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机会。
近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余灿清 等人在 eLife 期刊发表了题为: Association of egg consumption, metabolic marker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显示, 适量食用鸡蛋 (每天1个) 可以增加血液中心脏健康代谢物含量,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团队表示,很少有研究关注血浆胆固醇代谢在鸡蛋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从中国嘉道理生物样本库 (China Kadoorie Biobank) 中选取了 4778名30-79岁之间的参与者,其中3401 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其余1377人则没有。 研究团队使用靶向核磁共振技术来测量取自参与者血液的血浆样本中的225种代谢物。 在这些代谢物中,他们确定了24种与自我报告的鸡蛋摄入量相关的代谢物。 分析结果表明,吃适量鸡蛋的人,血液中的 载脂蛋白A1 (Apolipoprotein A1) 含量较高,而它是高密度脂蛋白 (HDL) 的组成部分,HDL 也被称为“好胆固醇”。这些人的血液中尤其含有更多的大 HDL 分子,这有助于清除血管中的胆固醇,从而防止心脏病的发生和中风发作。
研究团队进一步确定了14种与心脏病有关的代谢物,他们发现, 经常吃鸡蛋的人相比,吃鸡蛋少的参与者血液中有益代谢物的含量较低,而有害代谢物的含量较高。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副教授 余灿清 表示,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结果为吃适量鸡蛋如何有助于预防心脏病提供了潜在的解释。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脂质代谢物在鸡蛋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李立明 教授表示, 这项研究可能会对中国的国家饮食指南产生影响,我国目前的饮食指南建议每天吃一个鸡蛋,但数据表明,人们的平均鸡蛋食用量低于这一建议值,这项研究提示了需要采取更多政策鼓励人们适量食用鸡蛋,以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总体风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