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每日毅讯| JACC最新:RCT研究中的药物依从性问题

2022-08-19 09:18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这是针对ISCHEMIA研究的一次涉及药物依从性的post-hoc分析,研究者最初的假设是: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可能更能从介入治疗中获益,然而分析结果并非如此。不论是保守治疗还是介入治疗,药物依从性不佳都可带来更差的健康状况,与患者采用了保守还是介入治疗无关。

每日毅讯

17031660865375540  

药物依从性一直是困扰临床治疗的难题。患者因为担心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常常主动地停止或减少药物的服用。近期JACC杂志背靠背发表了两篇分别针对ISCHEMIA研究和MASTER DAPT研究的药物依从性论文,探讨了这一话题。

在ISCHEMIA研究的事后分析中,研究者在基线使用了改良的Morisky-Green-Levine药物依从性量表评估了参与者的服药情况,并将参与者分为高依从性组和低依从性组。使用7项西雅图心绞痛问卷 (SAQ-7) 评估了参与者12个月的健康状况,评分范围从0到100,分数越高越好。使用贝叶斯比例优势模型评估依从性与健康状况的关联。

研究结果发现:在4,480名参与者中,1,245名(27.8%)在基线时表现出低依从性。在保守治疗组(72.9±19.3 vs 75.6±18.4)和介入治疗组(71.0±19.8 vs 74.2±18.7)中,低依从性参与者的基线SAQ-7总分都较低。在校正分析中,两个治疗组的依从性都与更高的12个月SAQ-7总分相关,SAQ-7总分在保守治疗组的平均差异是1.6 [95% CI:0.3-2.9],在介入治疗组为1.9 [ 95% CI:0.8-3.1],与治疗没有任何交互作用。

65151660865375662  

毅讯点评

这是针对ISCHEMIA研究的一次涉及药物依从性的post-hoc分析,研究者最初的假设是: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可能更能从介入治疗中获益,然而分析结果并非如此。不论是保守治疗还是介入治疗,药物依从性不佳都可带来更差的健康状况,与患者采用了保守还是介入治疗无关。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看出,即便是在这样严谨设计的RCT研究中,预估的低药物依从性患者比例也达到了三成。而相似的发现是在Radiance Trio研究中,研究者用尿液分析明确服药情况,而且两个治疗组都使用了一种三药联合的SPC治疗。即便如此两个治疗组的药物依从性也仅仅达到81%。由此可见,药物依从性低下已成为疾病治疗的重大难题,在本篇配发的editorial中,作者也强调一些能提高药物依从性的工具的应用,但是更重要的是医生与患者的充分沟通交流,打消患者的顾虑并让他们真正了解药物可能带来的健康价值,才是提高药物依从性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https://www.jacc.org/doi/10.1016/j.jacc.2022.05.045

71271660865375919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高血压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79081660865376099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扫码关注

72871660865376159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介入治疗,RCT,药物,药物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