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下一阶段的医械创投新方向来了!

2022-08-19 16:20   众成医械

从产业发展规律和投资向前延伸趋势来看,投资机构更应主动承担起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的使命,保持投资定力,才能形成更好的资金放大效应。

数年前,项目天使投资还被很多机构认为是“禁区”,早期种子、天使轮阶段的企业融资普遍还是依靠个人资源。现在,随着优秀标的的不断涌现以及投资节奏加快,创投机构在早期就介入项目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政策上近期也给予肯定和支持。8月15日,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指出,要引导创投企业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并明确要强化对企业创新的风险投资等金融支持;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鼓励各类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创新创业,深入落实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

众成数科研究部负责人杨雳认为,“早企业、小企业、硬科技企业往往具备市场前景广泛、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大、转化率较高的特征,但往往伴随不确定高、周期长的问题,现今政策支持力度大,早期投资将逐渐成为投资共识”。

01聚焦“硬科技” 医疗器械成完美契合赛道

在早期投资事件中,“早、小”企业其实也被投资机构关注,但是考虑到当时的风口效应和市场环境,投资大部分还是以软件研发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创新为主。

此次《行动方案》中提到的制定国家鼓励企业研发的重点领域指导目录以及‘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数字经济’板块独立成篇,不难看出,数字经济在未来经济发展和国家科技提升中占有很大比重。”杨雳表示,“在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步消失以后,预计接下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5G通信以及相关硬件应用场景将会成为投资热门领域。”

这也就是上述所提到的聚焦“硬科技”。

医疗器械产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兴科技相结合,衍生了诸多新的细分创新领域,成为近期投资事件的“热土”。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研究使得辅助诊断成为新的投资赛道,依靠大数据支撑研发创新提速的企业正在完成“弯道超车”,融合高精制造和5G通信技术的手术机器人正在各地医院“攻城略地”……

以医疗器械为代表的多个产业正在摆脱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在资本的加持下融合新技术向更高精尖的赛道冲刺。

02布局“新”企业 提前掌握赛道认知

以医疗器械赛道为例,据众成数科统计,截止到8月16日(2020年1月至今)国内天使轮及更早前的投资总数有103起,其中进入下一轮融资的企业数量占比39%,能晋级独角兽或者上市的概率更低。

“一般处于天使轮阶段的这些新企业产品还没大规模上市销售,市场需求度还未被验证,未来发展上限仍是未知数,创投机构‘投新’一般就需要面临较长的抉择考量,项目论证也就更加重要。”杨雳表示,“新企业往往也代表新技术新方向新模式,为创投机构带来的风险收益额也更高,吸引力毋庸置疑”。

因此,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更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强对投资赛道准确认知

即使医疗器械产业作为当前政策和技术加持的黄金赛道,但在纷繁的产业链分类下及快速变化的市场格局下,各细分赛道依然面临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赛道的早期投资分析,也就是在不确定性中找到一个相对确定的领域,减少投资风险。

医械数据云在2.0版基础上即将迭代升级,针对投融资机构分析赛道、寻找标的,从基础数据到分析,再到工具应用,提供一个完整的决策周期链路。

获取产业赛道全景图谱,判断赛道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分析目标企业经营情况和行业地位,甚至未来成长性等等,都可以在即将推出的3.0版本中实现。

2、保持投资定力

《行动方案》通过政策配套,明确为企业创新的风险投资提供金融支持,并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从政策环境上为高精尖中小企业生力军的发展提供保障。

从产业发展规律和投资向前延伸趋势来看,投资机构更应主动承担起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的使命,保持投资定力,才能形成更好的资金放大效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疗器械,人工智能,医械,创投,科技,投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